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4.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庫息禆助。則補糴不難。但有一說。若遇豐年發糶不盡。未免有陳盦灰蛀之患。合用以新易陳。今著爲例。如有糶不盡米從本府作軍粮支遣却

於輸納秋苗時撥數就倉交納盤量抵還。庶幾此米常新。又免般擔勞費。一糶在春夏糴在秋冬。糶到本錢。須是拘樁有所今仰提督機察官將

糶到錢即日拘工寄收常平庫。今置簿籍必糴米方支如有分文移易。並依常平法。 一出糶照本府申牌户口三日一次。每大口五升小口三升

憑由交錢給米。其有経紀小民於當糶日。分。揍錢不上或出外他幹未曾收糴者許於後次一併補糴。不許邀阻。 一甲牌户或有遷移或口數增

减或貧富升降。請提督官行下各廂每季從實抄具結罪保明仍不時覈實。如有欺弊。廂官對移廂吏重斷仍許人陳訴。 一出糶合分塲分以防

壅併城内分六塲城外分四塲。各就寺觀廟宇寊閑去處。東廊交錢西廊糶米庶免壅併之患。 一出糶每塲委監官一員吏人庫子㪷子各一名十

塲分作兩日每日各支點心錢監官一貫轎番等人共二貫吏人庫子㪷子各六百文十八界。 一置塲糴米。掇斛柭手等人寧無糜費若官司不

與區處則必漁取扵客販之人所合照苗倉官拘錢例斟酌裁减。除倉官免支外。每石計支縻費六十文十八界但苗倉則取之於納户。本倉却不

當取之於糶户。今從助糴庫息錢内。每年照所糴客米數禀支此只是防其漁取糶户耳。若本府自於諸司回糴却不當支。專知一十文攢司貼司

共六文。斗衆二十文脚夫等一十文。門司二文門子一文請匙匣一文一在倉之米。以新易陳固無十分耗折但米之蛀腐。多在經梅之際却是

四月以後。糶不盡之米。直待新榖登場。方可換易此時則不能無此少耗新創立之始。若不曲盡。其慮。却恐向後日積月累耗折必多其流弊必至

於入則取羸斛靣出則減剋斛靣以補不足豈不有失初意今立爲定式凡糴到之米自次年四月以後未曾支糶者每石與豁耗折一升。 一前

項雜支。並於解庫趂到息錢攴給 平糴倉落成設醮青詞聚粟積倉懼民饑之由己獻花酌水冀天聽之鑒裏。蠲潔落成屏營望賜伏念臣某乆

司漢鑰稔察昇甿。末作成風。扵服田乎何有窮閻待哺惟艱食之是憂。力樽公餘。剏儲乎糴。粒粒皆知扵辛苦家家期遂扵飽温必求實惠之旁周。

更頼後人之增廣。念吏有時而代去𨈔守成規。惟心與帝以相通。庶幾永保。願鑒老臣之経始。曲綏民命以圖終億秭既盈千燈相續崇墉栗栗將

百載以常存。多黍陳陳。無一夫之不獲 門牌詩。人人飽喫昇州飯。世世常存老守心。 記云我朝本仁立國置常平倉與義倉並盖以取民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