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518.pdf/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韻亦州後魏所置。盖取滄海為名。丁度集韻古作沦。𣶟。从仌作凔。司馬光類篇又楚亮切。戴侗六書故水清凉也。亦作。从仌釋行均龍龕手鑑。

或作滄。正錯剛反。韓道昭五音類聚溶音倉。溶海水貌。楊桓六書統清母統聲滄隷。古文。同上。或仌隷。熊忠韻會舉要商次清音通作

倉。趙謙聲音文字通青岡切。亦借倉。蒼。作𣳁。𣶟篆非。本音義見凔。韻會定正字切清岡。清清千滄。書

{{雙行註文|韻並古尚書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徐鉉篆韻髙勉齋學書韻總

六書並六書統

張錦鮮于樞並見草書集韻

滄州御覧十二道志曰。滄州景城郡。禹貢兖州之域。虞舜及周為幽州之域春秋時屬齊。晋七國時屬齊趙併天下以齊地置齊郡。

以趙地置鉅鹿郡。漢髙帝分鉅鹿置渤海郡。分齊郡置平原郡。 漢志曰。渤海郡髙帝置。莽曰迎河。在渤海之濵。因以為名。圖經曰。渤海賔滄州之

地。屬趙分居多。 漢書曰。趙分地簿人衆。丈夫相遇游戲。悲歌慷愷。起則推剽掘塜。作姦巧多弄物為倡優。十三州志曰。渤海風俗。騺戾髙氣力

輕姦兇。 十道志曰。清地縣。漢之浮陽縣也。 漢志曰。浮陽屬渤海郡。莽曰浮成。 十三州志曰。浮陽。浮水所出。東入海。 漢書曰。宣帝時。渤海飢

盗賊起。龔遂。單車入境平之。後勸叛者賣劒買牛。民皆知勸。 漢志曰平童縣。靈帝改曰饒安。屬渤海郡。又曰樂陵縣。屬平原郡。莽曰美陽。舊唐書

地里志。滄州。漢渤海郡。隋因之。武德元年改為滄州領清池饒安無三縣治。清池其年移治饒安。四年平竇建德。分饒安置鬲津縣。五年以清池屬

東鹽州。六年以觀州胡蘇縣來屬州。仍徙治之。其年又省以滴河猒次陽信樂陵四縣來屬。貞觀元年以瀛州之景城廢。景州之長蘆南皮魯城三

縣廢。東鹽州之鹽山清池二縣並來屬。又以滴河猒次二縣屬德州。以胡蘇屬觀州仍移治於清池。又省鬲津入樂陵。省無入陽信。八年復置無縣

十七年。以廢觀州之弓髙東光胡蘇來屬。割陽信屬州。天寳元年改為景城郡。乾元元年復為滄州。舊領縣十。户二萬五十二。口九萬五千七百九

十六。天寳領縣十二。户十二萬四千二十四口八十二萬五千七百五。京師東比二千二百一十八里。去東都一千三百八十二里。五代歐史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