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891.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僧靈悟駐山間演法導俗。自後龕巖遂蕪。靈洞山。在武平縣西十里。上有僊洞。爲洞天之一山。有僊人上馬石蛟池石龜之類旁有靈洞院。洞元

觀皆因山得名。郡縣志。靈洞山上有靈石湯泉。大洞三十六。小洞二十八。九城志。圖經所載。鄞江志無之。雙薦山。在武平縣西十里。十二峯。在

武平縣南安巖前。定光偈云。一峯獅子吼。十二子相隨是也。玊華孫璋有詩云蒼峯十二碧巖隈。豈是飛從海上來。靈境莫將巫峽比。但令雲雨下

陽䑓。南安巖。在武平縣八十里。形如獅子。舊爲龍黿窟宅。俗呼爲龍穿洞。後定光佛卓錫于此。書偈云。八龍歸順起峯唯。虎嘯巖前左右迴。好與

子孫興徒衆。他時須降御書來。中有二洞。南巖爲正。窈窕虛曠。石室天然。又有石門。石窻。石牀。石鼓。石虎。龍龜猫之屬即佛之正寝東巖差隘。而石龕尤

縝宻。即佛宴坐之地。詳見均慶院。當峯嶺。在武平縣北三十里。鑿石爲路。其長五里。黄公嶺。在武平縣北一百五十里。與長汀分境。脩阻幾二十

餘里。象洞在武平縣南一百里。接湖梅州界。林木翡蘙。舊傳象出其間。故名。後漸刊木誅茅。遇縈紆懷抱之地即爲一聚落。如是者九十有九。故

俗號九十九洞。其地膏沃。家善醖釀。邑人之象洞洞酒。洪有毫酒賊。正謂此。但僻達負固。多不樂輸故置𨑾檢寨以鎮焉。緑水湖。在武平縣南

安巖數十里間。水色深緑可以彩畫。舊傳定光佛创院巖中。彩畫大緑。皆取諸此。化龍溪在武平縣前百步。源出清平鄕。水南流合歸順鄕小溪

入梅州。又名南安溪。千秋溪。在武平縣東。發源梁山。自東團經忠孝里。入化龍溪。未豐溪。在武平縣東北。出當峯嶺下。經漁溪九潭。合逕口水

入化龍溪。露溪。在武平縣東北一百里。一溪七灣。俗號露溪七渡。壕坑溪。源於贑州安逺縣界南北嶺。西南流入梅州界。漁溪。在當峯嶺下。

順明溪。在大嶺下。小溪西流出會昌縣界。入大溪。大順嶺小溪。流至露溪保。北流入長汀界七里河。九潭。在武平縣東北。衆水所聚。龍溪

潭。在武平縣西六十里。恠石嵌巖。舊傳龍穴其間。禱旱輙應。聖公泉。在武平縣北一百二十里黄公嶺上。泉迸石中。舊傳定光佛過此。偶濁卓錫

而出。視其所有僅盃勺。一日千兵過之。飲亦不竭。雙井泉。在武平縣北三十里當峯嶺上。泉兩泓自石眼出。故名。熱水泉。在武平縣南三十里。

龍泉井。在武平縣禪果院佛殿後乃定光佛所鑿。水色澄澈。重於他水。舊志云。後因欲行經界。造薄院中。或有污濁觸之一夕龍閼于井。飛騰而

去。自是色味俱變。慶元間。龍復見。水泉洶湧。少頃瑩徹。𠹉之泉甘冽如故。靈洞山石井三。舊傳葛真人煉丹井。黄田陂。在武平縣西七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