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891.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象得名。蛟湖。在寧化縣北六十里。深不可測。舊經云。昔有僧結庵其上。一日晝晦。見白龍卧波。鄉里遇旱輙投敗鐵。則暴雨怒濤湧出其鐵乃

已。嘉泰間亢旱。郡守陳公暎差官祈禱。應期而雨。嵗乃大熟。令置龍王廟于旁。柘湖。去蛟湖不逺。未𠹉損竭。溉田甚多。故名。羊鴉湖。亦在柘湖之側。

舊傳鴉噪于木。羊跪于地。忽成此湖故名。縣之溪。在寧化縣發源有六。其正西抵贑州石城界。自嶃嶺九十里至縣與大溪合。其西南抵長汀縣界自

狐棲嶺百二十里至小吳與大溪合。又四十里至縣。其西北亦抵石城界。自長放百里至李田與大溪合。又二十里至縣。此三水。縣之上流也。其東

北抵邵武之建寧南劒之將樂。逺者派入泰寧而東。近者入縣與上流合。且以近者言之。其一東北自䑓田嶺與建寧分水百四十里至縣與大溪

合。其一正北自苦竹嶺六十里至馬家渡與大溪合。又三十里至縣。其一正東自熱水窑頭百里至側潭與大溪合。又四十里至縣東溪渡上二里

與上流三溪合爲一。然後東至清流縣達于劒福以入于海。郡縣志。縣界水發源有六。東注清流至南劒福州入海。漕運通焉。神頭潭。在寧化縣

南五里。龍門潭。在寧化縣南二里。院子坑潭。在寧化縣西二里。龍潭。在寧化縣東一里。舊有廟。今廢。赤崗潭。在寧化縣東北七里。班竹

潭。在寧化縣南七里。萬斛泉。在寧化縣北五十里。石洞中坌湧而出。流爲小澗。下溉田數千畒頃。甘泉。在寧化縣鷲峯院佛殿前。㓗溪泉。在

寧化縣南四里。清泚甘冽。一名滴龍泉。周家井。在寧化縣東百步。雖旱不竭。大陂。在寧化縣東百二十里。先是田畒燥瘠。旱即荒萊。居民協力

障溪以成。至今爲利。吳陂。在寧化縣西四十里。有居民吳氏出力爲之。灌溉甚廣。人思其惠。故名。放生池。在寧化縣南。藍布池。在寧化縣北

二十里。舊名水豐池。生藕最佳。雷鳴磜。在寧化縣南五里。其聲如雷。龍潭磜。在寧化縣西北四十里。舊傳有黿浮水面。溪即漲。鄉人異之。東

渡。在寧化縣東五里。馬家渡。在寧化縣北二十里。石馬渡在寧化縣北二十五里。溪有石。其狀如馬。程步岡渡。在寧化縣西北十五里。留

口渡。在寧化縣西三十里。禾口渡。在寧化縣西三十五里。寰宇記鐵石山。在寧化縣東一百五十里。

上杭縣臨汀志横琴山。在上杭縣南。金山。在上杭縣北。有石峯並立。號雙髻山。康定間産黄金故名。郡縣志。金山下水清泚可愛。暑月如氷霜。

輿地紀勝。金山在縣之西一十里。南寳山。在金山之陽。郡縣志。南寳山下水凡合七水入本州大溪。輿地紀勝。南寳山在上杭縣北七里。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