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979.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厥人材盛矣。其經國緯民之術。嘗措意而建立之。其所繼者正也。夫其為國所繼者正。則其為史官者其義直。其意壯。其文雄健卓落矣。方太祖艱

難羈旅之際。有衆一旅。而于謹之徒觀天下之大勢。慷慨陳辭。勸其。迎天子。都關中。魏帝僅存朝夕之。洛陽。危若綴旒。東逼於河北虎狼之衆。西未

知關中之安危。王思政柳慶宇文顯和之徒。明見逆順。决策不疑。而勸魏帝西狩。方是之時。群情去就。紛紛向背之際。趙剛張軌薛憕之徒。旣自知

所擇。又納忠於衆。而使得所事。或崎嶇冒鋒鏑。出萬死一生之計。去鄉廬不顧妻子來歸我者。有如盧辨。裴寬。裴俠。裴果。崔猷。揚纂。令狐整。髙賓之

徒。或結宗黨。保介城社。以忠誠相誓。忘其衆寡安危之勢。同心向順。號為舉義之衆者。有如鄭愇。崔眞穆。司馬裔。韓雄。陳忻魏玄之徒。或挺然守郡

邑。不敢自利。終為我臣。以其土地效順者有如薛善。敬祥。敬珍劉之徒。或介於二國之間。義之所守。不餌於彼之髙官重寳。以一城為一敵國者。有

如郭賢李長壽子延孫韋法保之徒。逺及巴夷。曰虎蠻之類。亦知為我守固而同諸近輔。大抵人尚節槩。多殉忠死職之士。雖其國將亡而尉遲廻

宇文胄王謙輩有餘忠存焉。惜乎世之乆徒知蘇綽有王佐之才云矣。夫其為史官者。不亦肆矣乎。彼為齊史者難為功。則以齊之不正故也。予

每多德棻當武德之初。首建議修梁陳齊周隋等正史。顧其文有負其志。惜哉。山堂考索後周書類唐令孤德棻撰初周。柳蚪隋牛洪各嘗論次。

率多抵梧。唐初詔德棻與陳叔達庾儉同加修纂。歷年不就。正觀三年。與岑文本崔仁師撰次為紀八。傳四十二。凡五十卷。書日先是蘇綽秉周政。

軍國詞今。多准尚書牛弘。為史尤務清言。德棻因之以成是書。故多非實録。仁宗時出太清樓本。合史館秘閤本。又募天下獻書而取夏踈李巽家

本。下館閤是正其文字。而後林希王安國上之。註解通系論後周之興自宇文泰至其子覺受禪西魏。凢五傳二十八年而。禪于隋。時南朝陳宣帝

太建之十三年也。按北史周紀文皇帝諱泰。姓宇文氏。代郡武川人。西魏文帝伐髙歡。立大功。遂專政。泰卒。子覺嗣其位。魏帝封覺爲周公。尋受其

禪。是為閔帝。追尊泰為文皇帝。在位二年以于護專權謀誅之。事泄。護廢帝而立帝弟毓。是為明帝。在位四年。為于護寘毒於糖鎚殺之。遺詔以其

弟邕嗣立。即位。是為武帝。在位十八年殂太子贇立是為宣帝。二年傳位于太子闡。是為静帝。二年禪位于丞相隋郡王而周亡。周自閔帝至静帝

凡五主。共享國二十八年而隋得之。是時實南朝陳宣帝大建十三年也。古今紀要宇文泰字黑櫴代人。鮮卑種。從葛榮。榮滅從爾朱榮征伐。後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