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483.pdf/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有制。其待人也有禮。六十曰耆。筋力既衰。不任其勞。可以使人。不可以使於人也。七十曰老。不服戎。不與事。外則致王事於君。内則傳家事於子

仕止矣。七十曰耄。耄。昏忘也。七年曰悼。悼。怜愛也。耄者。老而知已衰。悼者㓜而知未及。尊老而慈㓜。故不加刑焉。周官司厲七十者。與未齒者。皆不

爲奴。漢律未及八嵗。與八十以上。非手殺人不坐。皆古之制也。百年曰期頥。期有兩音。鄭氏曰。期。要也。孝子要盡養道而已。嚴陵方氏曰。人生以百

年爲期。由是而上。則過乎人所期。由是而下。則不及人之所期矣。朱氏曰。期。音朞。取周朞之義。期。謂百年已周頥。待養而已。其義爲長。此章自始至

終。每十年一變。盖數起於一。止於十。天地竒耦之數隂陽生成之理。每至於十。則必更。人也者。受天地之形孕。隂陽之氣。孰能其數而逆其理哉。

故十年。則必異其名。至其時。則必異其事。㓜與弱之類。則名之異矣。學與冠之類。則事之異矣。昔者先王制禮立法。以律人心。勸學崇化。以節民性。

使人學問審愽。血氣充盈。志意堅定少者待其成。壮者服其勞老者享其壽。未用者無躁進之心。當退者無不知足之戒。人生其時。沐浴聖澤。舞蹈

仁風。耳目聦明。四肢安逸。夫夫婦婦而家道正。長長㓜㓜而王政行。雖孤鰥之民。凍餒之老。猶得與昆虫草木各遂其生。况凢民之秀爲學士大夫

者哉。當時王道修明風氣長厚。根本全在學上。學不是空言。要措諸事業。致知誠意。所以治其國。明善誠身。所以治其民這學示是詞章之學。浮靡

用不得。不是訓詁之學。膚淺行不得。虞典教冑子。周禮。賓三物。直是後日要得他用如桑麻榖粟鑿鑿皆精實。公孫僑曰。僑間學而後入政。未間以

政學者也。此之謂矣。然學政不是在下自扶立得。直湏上之人輔翼振德。方始成就。中庸曰。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人自襁褓以至成童便有這

个性。可堯可舜。不教則失之。聖人能盡已之性以盡人之性。其必由學乎。學所以修性也。自天子至庶人未有不學而成者也。學廢。則禮廢。冠禮廢。

而成人有童心不弟之源。昏禮廢。而嫁娶不待年不壽之源。考比之禮廢。而官制壞不治之源。飲射之禮廢。而養老缺不孝之源。嗟乎其來。非一日

矣。春秋時已有欲毁郷校。如鄭然明者。青青子衿。在城闕𠔃。詩所以剌之也。鄭蕞小國也。而王朝之大夫已有不悅學如原伯魯者。故閔子馬譏之

曰。夫必是說。而後及其大人。曰。可以無學。無學不害。下陵上替。能無亂乎。謂邪說興於在下。而在位者。習而聽之。不可長也。又曰。學。殖也。不學將落

原。氏其亡乎。一大夫不說學。閔子爲即憂其亡。當時未必不笑子馬之遷也。然自古不學而殺身者多矣。雖然。此可爲仕而不學者之戒未仕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