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934.pdf/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君。其誰堪之。及即位。為章華之宫。納亡人以實之無宇之閽入焉。無宇執之。有司弗與。曰。執人於王宫。其罪大矣。執而謁諸王。王將飲酒。無宇辭曰。

天子經畧。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畧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誰非君臣。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濵。莫非王臣。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

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皁。皁臣輿。輿臣隷。隷臣僚。僚臣僕。僕臣臺。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今有司曰。女胡

執人於王宫。將焉執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荒閲。所以得天下也。吾先君文王作僕區之法曰。盗所隱噐。與盗同罪。所以封汝也。若從有司。是無所

執逃臣也。逃而舍之。是無陪臺也。王事無乃闕乎。昔武王數紂之罪以告諸侯曰。紂為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故夫致死焉。君王始求諸侯而則紂。無

乃不可乎。若以二文之法取之。盗有所在矣。王曰。取而臣以徃。盗有寵未可得也。遂赦之。十年。靈王滅蔡。用隱太子于岡山。申無宇曰。不祥。五牲不

相為用。况用諸侯乎。王必悔之。王城陳蔡不羹。使公子棄疾為蔡公。問於申無宇曰。棄疾在蔡。何如。對曰。擇子莫如父。擇臣莫如君。鄭莊公城櫟而

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齊桓公城榖而寘管仲焉。至于今頼之。臣聞五大不在邉。五細不在庭。親不在外。羈不在内。今棄疾在外。鄭丹在内。君其少

戒。王曰。國有大臣何如。對曰。鄭京櫟實殺曼伯。宋蕭亳實殺子游。齊渠丘實殺無知。衛蒲戚實出獻公。若由是觀之。則害於國。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君所知也。後陳蔡作亂。竟如其言焉。申無宇之子曰申亥。靈王乾谿之。難也。王㳂夏將入于鄢。申亥曰。吾父𠕂奸王命。王弗誅。惠孰大焉。君不可忍。

惠不可棄。吾其從王。乃求王。遇諸棘闈以歸。王縊于芋尹申亥氏。申亥以其二女殉而葬之。

然丹。字子革。鄭大夫子然之子也。康王六年。鄭子孔之亂。子革奔楚。楚以為右尹。靈王十一年狩于州来。次于潁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嚻尹午陵

尹喜帥師團徐以懼吳。楚子次于乾谿以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舃。執鞭以出。僕析父從。右尹子革夕。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

昔我先王熊繹。與吕伋王孫牟焚父。禽父並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對曰。與君王哉。昔我先王熊

澤辟。在荆山。篳路藍以處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惟是兆孤矢𣗥以共禦王事。齊王舅也。𣈆及魯衛。王母弟也。楚是以無分而彼皆有。今周與四

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舊訐是宅今鄭人貪頼其田而不我與。我若求之。其與我乎。對曰。與君王哉。周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