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934.pdf/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惡之子常賄而信讒無極讒郤宛焉謂子常曰。子惡欲飲子酒。子惡郤宛又謂子惡。令尹欲飲酒於子氏。子惡曰。我賤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

將必来辱。為惠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無極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擇焉。取五甲五兵曰寘諸門令尹至必觀之。而從以酬之。及饗日惟諸門左。

無極謂令尹曰。吾幾禍子。子惡將為子不利。甲在門矣。子必無徃。且敕潜之役也。吳可以得志。子惡取賂焉而還。又誤羣帥使退其師。曰乗亂不祥。

吳乗我䘮。我乗其亂。不亦可乎。令尹使視郤氏。則信有甲焉。不徃。召鄢將師而告之。將師退。遂令攻郤氏且爇之。子惡聞之。遂自殺也。國人弗爇。今

曰。不爇郤氏。與之同罪。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杆焉。國人投之。遂弗爇也。令尹炮之。盡滅郤氏之族黨。殺陽今終與弟完及佗與𣈆陳。及其子弟。

𣈆陳之族呼於國曰。鄢氏費氏自以為王尊禍楚國。弱寡王室。蒙王與令尹以自利也令尹盡信之矣。國將如何。楚人謗令尹。子常病之沈尹戌告

子常。子常殺無極與將師。盡滅其族以說。國人。謗乃止。語在沈尹戌傳。八年。蔡昭侯来朝。為兩佩與兩表。獻一佩一表於王。王服以享蔡侯。蔡侯亦

服其一。子常欲之弗與。三年止之。唐成公来朝。有肅𠁊馬。子常欲之弗與亦三年止之。唐人或相與謀請代先從者許之。飲先從者酒醉之。竊馬而

獻之子常。子常歸唐侯。竊馬者自拘於司敗。曰。君以吳馬之故。隱君身棄國家。群臣請相夫人以償馬必如之。唐侯曰。寡人之過也。二三子無辱。皆

賞之。蔡人聞之。固請而獻佩于子常。子常朝見蔡侯之徒。命有司曰。蔡君之乆也。官不共也。明日禮不畢將死。蔡侯歸及漢。執玉而沈曰。余所有濟

漢而南者。有若大川。蔡侯如𣈆。以其子元。與其大夫之子為質焉。而請伐楚。初伍奢之子負。為吳行人以謀楚。及子常殺郤宛。伯氏之族皆出。伯州

犂之子嚭奔吳。吳以為太宰。復為楚讎。以故楚自昭王以来。無歲不有吳師。蔡侯因之。以其子乾與大夫之子為質於吳。十年。蔡侯吳子唐侯伐楚

舍丹于淮汭。自豫章與楚夾漢。左司馬戌謂令尹曰。子㳂漢而與之上下遮吳師使勿渡。我以方城外人毁吳所舍丹。直塞城口而入。吾與子先後

撃之。蔑不克矣。子常從之。既而惑於史皇之言。懼其功之獨出於司馬也乃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戰。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

難而逃之。將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盡說。於是二師陳于柏舉。吳王闔廬之弟夫槩王晨請於闔廬曰。楚瓦不仁。其臣奠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

奔。而後大師繼之必克。弗許。夫槩王曰。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屬五千先撃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