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001.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赤刀大訓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天珠河圖在東序。亂之舜衣大具鼖鼓在西房。兊之戈和之弓垂之竹夫在東房。此其行事見於經。凡官府鄉

州。及都鄙之治中。受而蔵之。以詔王察羣吏之治。察。察其當黜陟者。鄭司農云。治中。謂其治職簿書之要。上春釁寳鎮及寳器。上春。孟月也。釁。謂殺

牲以血血之。鄭司農云。釁。讀爲微。或曰釁鼓之釁。凡吉凶之事。祖廟之中。沃盥執燭。吉事。四時祭也。凶事。后王䘮朝于祖廟之奠。季冬陳玉以貞來

歲之媺惡。問事之正曰矣。問歲之美惡。謂問於龜。大卜職大貞之屬。陳主。陳禮种之玉。几卜篕。實問於鬼神。龜筮能出其卦兆之占耳。龜有天地四

方。荆玉有六器者與。言陳者。既事蔵之。不必狸之也。鄭司農云。貞。問也。易曰。師貞。丈人事。問於丈人。國語曰。貞於陽卜。若遷寳則奉之。奉。猶送也。若

祭天之司民䘵。而獻民數榖數。則受而蔵之。司民。軒轅角也。司録。文昌第六星。或曰下能也。禄之言榖也。平榖登。乃後制祿祭此二星者。以孟冬既

祭之。而上民榖之數於天府。地官。鄉大夫之職。厥明。鄉老及鄉大夫羣吏。獻賢能之書于王。王拜受之。登予天府。注。厥。其也。其賓之明日也。獻。猶進

也。王拜受之。重得賢者。王上其事于天府。秋官大司寇。凡邦之大盟約。莅其盟。書而登之于天府。注。涖。臨也。天府。祖廟之蔵。小司寇。凡大比。登民

數。自生齒以上。登于天府。注。大比。三年大數民之衆寡也。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而生齒。女七月而生齒。歲終。則令群士計獄弊訟。登中于天府。注。

上其所斷獄訟之數。羅泌路史陶唐紀。帝堯召舜而乃命以住。正月上日。受終于天府而遂老馬。天府。五府。書帝命驗云。常者氷天。立五府以尊

天。注云。天府五帝。集居大獄。降精以主聖人。故帝者承天。立五帝之府。是爲天府。有虞紀。仲尼曰。堯知舜賢。非難也。不以所間敗所察。其難也。正

月上日。受終于天府。天府。文祖所在。夫受終。則堯不復有庶政矣。然猶攝也。長安志史記。蘇秦說秦孝公曰。秦四塞之圖。被山帶河。外有洪河之險。

西有漢中已蜀。北有代馬之制。此天府也。又東方朔曰。三輔之地。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汧隴以東。啇誰以西。厥瓖肥鐃。此所謂天府陸海之地也。戰

國策蘇秦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南有碣石雁門之饒。北有棗栗之利。民雖不田作。棗栗之實。足食於民矣。此所謂天府也。 蘇秦始將連衡。誢

秦惠王曰。大王之團。西有已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至山黔中之限。東有殽凾之固。田肥美。民殺富。戰馬萬乘。奮撃百萬沃野平里。

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漢隽張良傳天府之國。師古曰。財物所聚謂之府。言關中之地。物産饒多。可備贍給。故稱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