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30.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屈逕其城東。脩。音條。王莽更名之曰治脩。郡國志日。故屬信都清河又東北左與黄漳枝津故瀆合。又東北逕脩國故城東。漢文帝封川亞夫爲侯

國。故世謂之北修城也。清河又東北逕邸間城東。城臨側清河。𣈆脩縣治城内有縣長魯國孔明碑。清河又東至東光縣西。南逕胡蘇亭者。是世謂

之羌城非也。又東北右會大河故瀆。又逕東光縣故城西。後漢封耿紀爲侯國。初平二年。黄巾三十萬人入渤海。公孫瓚破之於東光界。追奔是水。

斬首三萬。流血丹水。即是水也。又東北過南皮縣西。清河又東北無■溝出焉。東逕南皮縣故城南。又東逕樂亭北。地理志之臨縣故城也。王莽更

名樂亭。𣈆書地道志太康地記。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東逕新鄉城北。即地理志高樂故城也。王莽更之曰爲鄉矣。無■溝又東分爲二瀆。無

■溝又東逕於樂陵郡北。又東屈而北出。又東轉逕宛鄉故城南。又東南逕高成縣故城南。與枝瀆合。溝上承無■溝。南逕樂陵郡西。又東南逕千

童縣故城東。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故重也。一作千鐘。漢武帝元朔四年。封河間靖王子劉陰爲侯國。應劭曰。漢靈帝改曰饒安也。滄州

治枝瀆又南東屈。東北注無■溝。無■溝又東北逕故城北。世謂之功城也。又東北逕鹽山東北入海。春秋僖公齊楚之盟於邵陵也。管仲曰。昔

召康公賜命。先君太公履北。至於無■。蓋四俊之所也。京相璠曰。舊說無■在遼西孤竹縣。二說參差。未知所定。然管仲以責楚無■在此方之爲

近。既世傳以文。且以聞見書之。清河又東北逕南皮縣故城西。十三州志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也。王莽之逆河亭。史記惠景侯者。年表云。

漢文帝後元年中。封孝文后兄子彭祖爲侯國。漢建安中。魏武擒𡊮譚於此城也。清河又北逕皮城東。左會潭池别瀆謂之合。故謂之合城也。地理

風俗記曰。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也。又東北逕浮陽縣西。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按史記趙之南界有浮水焉。浮水在南。而此有浮陽之稱者。

蓋浮水出入津流。同逆混并。清漳二瀆。河之舊道。浮水故迹。又自斯别。是縣有浮水之名也。首清河於縣界東北。逕高城縣之宛鄉城北。又東逕章

武縣之故城。漢文帝後元中。封孝文后弟竇厲爲侯國。王莽更名桓章。𣈆太始中立章武郡治。此浮水故瀆又東逕篋山北。魏氏土地記曰。高城東

北五十里有篋山長七里。浮瀆又東北逕柳縣故城南。漢帝元朔四年。封齊孝王子劉傷爲侯國。地理風俗記曰。高城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故縣

也。世謂之辟亭非也。浮瀆又東北逕漢武帝望海臺。又注于海。應劭曰。浮縣浮水所出入海。朝夕徃來曰再。今溝無復有水也。清河又北分爲二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