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2.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二 八賄

水經六

水經濕水出鴈門陰舘縣東北過代郡桑乾縣南。濕水出于濕頭山。一曰治水泉發于山側㳂坡歴澗。東北流出山。逕陰舘縣故城西。縣故樓煩郷也。漢

景帝後元三年置。王莽更名冨臧矣。魏天安三年齊平徙其民於縣。立平齊郡。濕水又東北流左會桑乾水。縣西北上下洪源七輪。謂之桑乾泉。即

溹涫水者也。耆老云。其水潜承太原汾陽縣北燕京山之大池。池在山原之上。世謂之天池。方里餘。其水澄淳乾净而不流。君安定朝那之湫淵也。

清水流潭。皎焉冲照。池中嘗無斥草。及其風澤有淪。輙有小鳥翠色。投淵衝出。若會稽之私鳥也。其水陽焊不耗。陰霖不濫。無能測其淵深也。古老

相傳言。嘗有人乘車於池測。匆遇大風飄之於水。有人獲其輪於桑乾泉。故知二水潜流通注矣。池東隔阜。又有一右池。方可五六十步。清深鏡㓗。

不異大池。桑乾水自源東南流右會馬邑川水。水出馬邑西川。俗謂之磨川矣。盖狄語言訛。馬磨聲相近故爾。其水東逕馬邑縣故城南。干實搜神

記曰。昔秦人築城於武周塞内。以備胡。城將成而崩數矣。有馬走一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以築城。城乃不崩。遂名馬邑。或以為代之馬城也。

諸記紛競。未識所是。漢以斯邑封韓王信。後為匈奴所圍。信遂䧏之。王莽更名之曰章昭水。其東流桑乾木。桑乾水又東南流。水南有故城。東北臨

河。又東南石合濕水。亂流。枝之南分桑乾水。又東左合武周寒水。水出故城東南流出山逕日没城南。盖夕陽西頽。戎車所薄之城故也。東有日中

城。城東又有早起城。亦曰食時城。在黄爪阜北曲中。其水又東流右注桑乾水。桑乾水又東南逕黄瓜阜曲西。又屈逕其堆南。徐廣曰。猗盧廢嫡子

曰利孫于黄爪堆者也。又東右合枝津。枝津上承桑乾河。東南流逕桑郡北。大魏因水以立郡。受厥稱焉。又東北左合夏屋山水。水南出复屋山之

東溪。西北流逕故城北。所未詳也。又西北入桑乾枝水。桑乾枝水又東流津委浪通結兩湖。東湖西浦淵潭相接。水至清深。晨鳬夕鴈泛濫其上。黛

甲素鱗潜躍其下。俯仰池潭意深魚鳥所寡。唯良木耳。俗謂之南池。池北對注陶縣之故城。故曰池南也。南池水又東北注桑乾水為濕水。並受通

稱矣。濕水又東北逕魏亭西。盖皇魏天賜三年之所經建也。濕水又東北逕白狼堆南。魏列祖道武皇帝於是遇白狼之瑞。故斯阜納稱馬。阜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