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616.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統和十二年正月。霸州民李在宥年一百三十歲。賜東帛錦袍銀帶。月給羊酒仍復其家。元文成宗紀。帝諭集賢大學士阿魯渾撒里等曰。集賢翰

林乃養老之地。自今諸老滿秩者陞之。勿令輙去。或有去者。罪將及汝。其諭中書知之。文苑英華養老德音。詔令作太上皇康後詔。 門下。書不云

乎。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朕䖍奉大安。愛敬崇極。日嚴之養。祗慓斯在。近日聖躬違豫。寢膳有虧。憂懼在懷。不遑寧處。博求醫術。備盡蠲療。祈告明靈。

具陳懇為。上玄降福。遂蒙昭祐。應時康愈。萬福咸宜。喜聿之隆。實兼家國。思班愷樂。洽于卿士。然而尚齒崇孝德教所先。饗餼是加。義超常等。諸州

都督刺史及文武官人。老人八十已上。并孝子旌表門閭者。并宜節級賜物。以申饗宴。庶使萬國之内。同此歡心。施于四海。皆知朕意。劉公是見生

集四代養老論。時年十七。養老蓋以盡孝慈也。劉子曰。以養莫善於燕。莫不善於饗。而食次之。以養義莫喜於饗。英不善於食。而燕次之。周人備矣。

所謂養老者。養其体者也。故擇其柔嘉。選其聲香。潔其酒醴。品其豆籩。修其簠簋。奉其犧象。謹其被除。於是乎体解折而共飲食之。又為折阻加豆。

是以惠豐而德洽。民之見者以為盡心也。莫不加愛焉。故莫善於燕。夫饗所以訓恭儉也。而養老所以充体氣也。修其物篤其意而不得躬之。酒盈

而不飲。肉乾而不食。設几而不𠋣。一獻而百拜。惡在其惠也故莫不善於饗。是有虞氏所以不從也。所謂養義者。養其賢者也。年者天下之達尊也

爵者天下之達尊也。以達尊之爵。養達尊之年。其意猶不敢褻為之。故一獻而百拜。民之見者以為至恭也。莫不加肅焉。故英善於饗。夫養義者貴

其養志也。若曾子之養曾晢者也。而食者無百拜之恭。無一獻之節。此所謂養口者也。若曾元之養曾子者也。民之見者可。易也。故曰英不善於食。

是夏后氏所以不從也。雖然。三聖之作。非以相及也。養老以彼。養義以此。所以尊其年尚其德也。尊其年仁也。尚其德義也。仁且義。所以天下無所

為而晏然矣。故周人通其道。達其意修而兼用之。兼之是謂大備。不可改矣。孝之道達。則子咸若。悌之道達。則㓜咸若。登歌清廟。則君咸若。下管象

武。則臣咸若。所以慮之以大。愛之以廣。行之以禮。修之以孝。紀之以義。終之以仁。一事舉而衆美具焉。孔子曰。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此之謂也。 養

老有惇史賦君養賢老皆有惇史昔者五帝之世。三代之君。養賢老以致孝。為惇史而垂文。愷尚引年。俾無遺於壽耇。書成緝御。必廣記於見間豈

不以王者天下之達尊。老者君上所當養。或憲其德以躬法。或乞其言以自廣。史也不具。世兮安仰。是故。雖學異於庠序。禮珠於燕饗。必有執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