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848.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八百四十八 十八養

燕享事類合璧禮經考索。 燕享。君臣俱有之禮也。然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享有體薦。設凡而不𠋣。爵盈而不飲殽乾而不食。

此其所以訓恭儉。宴則不然。有折俎焉。得以相與而共食。非所以示慈惠而然乎。古者慈惠以布政。而恭儉以行禮。二者所以成其政也。然又不能

無隆殺之辨。上公三享。二燕侯伯二享。再燕。子男一享。一燕。上下如是。亦豈混然無等哉。設或有故不親享燕之禮。則各以其幣致之。亦所以見將

意以致敬者。不可廢也。然燕享之大槩不可以不之知也。唐虞夏商逺矣。無所考證。周人郁郁乎文。其禮備載於周官之書者可覆也。及周之衰。此

禮浸失。秦漢而降。間亦行焉。然非復古人之舊矣。國朝遇臣有禮。待下有敬。無秦漢衰世之失。有成周盛時之得。相與維持於千百餘年之乆者。蓋

有足觀歟。將府元龜傳曰。享以訓恭儉。宴以示慈惠。恭儉以行禮。慈惠以布政故享有體薦。宴有折俎。王室之禮也夏啓鈞臺之會。周文在鎬之飲

皆紀諸册書。而形於雅頌矣。後世或諸侯歸時事於宰旅。四夷奉國珍於外府。叙賓以昭德。班勞以策勛。習射以講禮。時巡而展義。或弭節故里臨

享父老。或周覧都畿飫賜官屬。至於五兵錹偃。品物茂遂。時乃置酒高會。合飲成禮。奉觴上壽。加以贈賄。上賜之以景福。下報之以盡心。此王者之

盛典也。易著需雲之象。書紀槁飫之篇。詩曰。公尸燕飲。福祿來爲。皆宴衎之謂矣。玉海君臣之分。以嚴爲主。朝廷之禮。以敬爲主。然一於嚴敬。則情

或不通。無以盡忠告之益。故制爲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於朝曰君臣焉於燕曰賓主焉。先王以禮使臣之厚。於此見矣。夏玉海左傳昭四年

六月丙午。椒舉曰。夏啓有鈞臺之饗。注。在河。 南陽翟縣南。世紀云在縣西。啓饗諸侯於此。 周册府元龜文王燕羣臣嘉賓。既飲食之。又實幣帛

箱篚。以將其厚意。故有鹿鳴之詩。 武王於鎬京樂八音之樂。與羣臣飲酒故魚藻之詩曰。王在在鎬。豈樂飲酒。豈亦樂也。平王時。號公晉侯朝王。

王饗醴命之宥王之覲羣后。始則行饗禮。先置醴酒。示不忘古。飲宴則命以幣物宥助也。所以助歉敬之意。皆賜玉五瑴。焉三匹非禮也。王命諸侯

名位不同禮亦異數。不以禮假人。襄王時。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 定王時晉侯使士會平王室。王饗之。原襄公相禮。原襄公。周大夫。禮。佐也。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