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6.pdf/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雙行註文|縣屬焉。東漢省陽山入浛淮。三國吳甘露元年。

{{雙行註文|分桂陽郡之半。立始興郡。屬廣州。𣈆祈浛復

{{雙行註文|置陽山縣。屬始興郡。宋明帝改始興為廣州。縣

{{雙行註文|仍屬焉。齊{{雙行註文|復舊名。梁天監五年。分始興置陽山

{{雙行註文|郡。縣屬之。隋開皇十年郡罷。唐武德四年復改

為連州。屬潭州總管府。元寳元年更名連山郡。

尋屬嶺南道。乾元元年復為連州。屬湖南道。大

{{雙行註文|暦三年屬廣州。五代{{雙行註文|初屬湖南。復屬南漢。宋

寳三年。以連州領桂陽。連山。陽山三縣。屬廣南

路至道中屬廣東路。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撫司。十

七年罷安撫司。陞為連州路總管府。屬湖南道

宣慰司。大德四年降為散州。屬英德路。

本朝洪武二年革連州。十四年復置。屬廣州府。輿

地紀勝連州{{雙行註文|中連山郡軍事。九域志。禹貢荆州

之域。{{雙行註文|皇朝郡縣志。翼軫之分野。圖經。春秋時楚

地。通典。秦為長沙郡之南境。元和郡縣志及通

{{雙行註文|典同。西漢有桂陽郡。而桂陽陽山以縣屬焉。西

漢志有桂陽陽山二縣。東漢志有桂陽而無陽

山縣。元和郡縣志云。陽山縣。東漢省。吳分桂陽

置始興郡。又屬始興。𣈆志云。吳置始興郡。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