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06.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地介楚粤之間。劉賔客刺史㕔壁記所謂與番

禺相犬牙。與長沙同祖習是矣。按星分與古制

當屬楚。以湟水東南入于海遂屬粤。今仍之。

陽山縣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漢本舊縣。東漢

省入浛洭縣晋復析置陽山縣。屬始興郡。宋齊

並因之。梁天監六年置陽山郡。縣屬焉。隋屬熈

{{雙行註文|平郡。唐屬連州。移治水北。宋{{雙行註文|仍其舊。元至元十

九年。割屬貴陽州。

本朝洪武元年屬桂陽州。二年革桂陽州屬韶州

府。十四年改屬連州。圖經志秦始建小邑曰陽

{{雙行註文|山連山。𣈆{{雙行註文|屬廣州。宋分郴州之桂陽為小桂郡。

梁大同開以桂陽郡為陽山郡。天監開領含光

{{雙行註文|縣屬西衡州。唐{{雙行註文|始改為連州。宋陞為連州軍。元

改為連州路。領桂陽連山陽山三縣。至元壬午

改為州。後陞桂陽縣為州。由是連山屬連州。陽

山屬桂陽州。

本朝洪武元年。仍設連州。桂陽州。二年革去。仍為

陽山連山二縣。三年革連山併為陽山一縣。考

究湟川圖志謹按陽山天下之窮處。陸有邱陵

之阻。虎豹之虞。水有驚灘之險。舟楫之慮。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