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981.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里想像如見願休焉息焉之志也夢弼曰。明水縣屬興州唐志明作鳴。言路與者。自此嶺之外東西别行東則同俗。西則明水也。趙曰謝靈運

鄴中詩序云二三諸彦。左太中詠史詩。飲河期滿腹。貴足不願餘鶴曰邑有隹主人當是指同谷縣宰也。飛仙嶺

統志在舊興州東二十餘里。有閣道百餘間横之半空。即入蜀大路也。此路舊從西縣過經繇沮水宋太平興國五年移改於是嶺。杜少陵有題飛

仙閣詩云。土門山行窄。微徑緣秋毫棧雲闌干峻梯石結築牢。又武興集載徐佐卿化鶴跧泊之地故曰飛仙云。宋趙清獻公集和六弟過飛仙嶺

雲嶺觀逰詎肯勞。飛仙嶺過穩翔翺。道風仙骨朝真去。未必不緣功行高徂徠石介集入蜀牽吟景象濃。雲山萬叠興千重。癡巖頑壑無竒觀。不似

飛仙數朶峯。 御愛數峯非㧞秀。當時駐蹕欲忘還。飛仙急過無眞賞始信明皇不識山。張子野詩路接曉天人近月。眞仙去後只雲歸。嶺頭舊曰

上昇日空有山禽自在飛東西横山分水嶺陝西志在鳳翔府鳳翔縣北二十里。

八嶺陝西志在鳳翔府麟逰縣西六十里。箭筈嶺陝西志在鳳翔府岐山縣北五十里。西溪叢話老杜望嶽

詩云。車箱入谷無歸路。箭筈通天有一門。述征記云。柏谷。谷名也。漢武帝微行所至谷中無回車地。夾以高原柏林陰翳。窮日幽暗。殆弗覩陽景。鳳

翔岐山。禹貢云。壺口治梁及岐。又曰荆岐既旅。其山本以有兩岐。故呼為岐路之岐。今俗猶呼以為箭筈嶺出唐史系地理志崔模

郡縣志在鳳翔府麟遊縣東北五十里。龍飛嶺輿地紀勝在鞏昌府成州鳳凰村南。仙家嶺

輿地紀勝在天水縣東南三十里。土中常出藥元色黑相傳服之可以療病。豆房嶺元一統志在陝西今鞏昌府階州福

津廢縣自經兵革。草木荒迥莫尋其處。青微嶺元一統志在鞏昌府西和州政和志云。在叠州買馬路。摩雲

元一統志在鞏昌府西和州。去宕昌寨三十里。山下即臨江。李思衍詩思明州摩雲嶺 二到摩雲頂𩕳頭。雨化濕透褐駝裘。草荒行路

幾百折。茅盖前峯又一州。鴈澤流離新户口。鹿場町疃舊田疇。太平有象重生聚。甲洗天河劔買牛。元陳剛中詩度摩雲嶺至思凌州 嵯峨摩雲

嶺。石壁如梯遶天頂千年毒瘴鬱不消。怒入老楓結丹癭。蒼莽思凌州懸崖結屋如蜃樓寨門半掩刀槊健隱隱雲際聞鳴牛。生獠下山徤如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