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148.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戰。敬文引兵退走。新軍盡没。勛乃遣使紿之曰。王弘立已克淮南。留後欲自徃鎮之。悉召諸將。欲選一人。可守徐州者。敬文喜。即馳諸彭城。木至城數里。勛伏兵擒之。辛酉殺之。

棄城而走唐李文公集楊烈婦傳厥自兵興。儲蓄山積。貨財自若。冠胄服甲。負弓矢而馳者。不知幾人。其勇不能

以守。其忠不能以死。棄其城而走者有矣。若楊氏婦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楊氏當之矣。引兵南走續蒙求四

夷附録。晉開運二年。契丹南掠出。帝遣張從恩安審琦。皇甫遇等禦之。遇前渡漳水遇契丹戰于榆林。幾為所虜。審琦從後救之。契丹望見塵起。謂

救兵至。引去。而從恩畏去。不敢追。亦引兵南走黎陽。黥靣縱走契丹志太宗會同十年。遼伐晉。斷晉糧道。及歸路。獲

晉民皆黥其面曰。奉勑不殺。縱之南走。運夫在道。遇之皆棄車驚潰。奔走無射禮記祭統六月。丁亥公假子

大願。公曰。叔舅乃祖莊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莊叔隨難于漢陽。即宫于宗周。奔走無射。注。射。厭也。言莊叔常奔走至勞苦而不厭也。正義曰。言孔

邊隨難于漢陽。及即宫於樂周。常奔走勞苦無厭倦。三節以走禮記玉藻凡君召以三節二節以走。一節以趨。在

官不俟履。在外不俟車。注節所以明信也。使使召臣急則持三。緩則持一。周禮曰。鎮圭以檄守。其餘未聞也。如今漢使者持之節。

人走書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瞽奏皷。喪夫馳。庶人走。曳兵而走孟子王。好戰。請以戰

喻。填然皷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三戰三走史記管仲曰。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

閔王步走劉向新序齊閔王亡。居衛晝日步走。謂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吾所以亡者。其故何哉。公玉丹

對曰。臣以王為已知之矣。故尚未之知邪。王之所以亡者。以賢也。以天下之主。皆不肖。而惡主之賢也。因與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閔王慨

然太息曰。賢固若是其苦邪。韓王亡走史記韓王信傳信故韓襄子孽孫。漢二年立為韓王。三年信守滎陽。及

楚敗滎陽。信降楚。已而得亡。復歸漢。漢復立為韓王。上以信材武。詔徙王太原。上書曰。國被邊匈奴數入。晉陽去塞逺。請治馬邑。上許之。乃徙治馬

邑。秋匈奴冒頓大圍信。信數。使。使胡求和解。漢發兵救之。疑信數。間使二心。使人責讓信。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撃太原。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