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273.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於事為易易弋路翻嚮義之徒必應響赴若中州震動黄河以南自當消潰。臣請發青冀七千兵遣將領之將即亮翻直入其心腹若前驅克勝

張永及河南衆軍宜一時濟河使聲實兼舉并建司牧。撫柔初附西拒大行。北塞軍都。欲因山險百錤。苞舉相定幽冀之地行尸剛翻塞息則翻

因事指揮。隨宜加授。加授謂仕於魏有官者加其官未有官而能聚泉以應宋師者先授之。官畏滅欣寵。人百其懷。言其懷恩百倍於常時也若

能成功。清壹可待謂河南北昺潰。混壹之功可待。。若不克捷不為大傷並催從裝東。伏聽勑㫖。上意止存河南亦不從劉興祖之言上策也。上策

非今世之英不可行上又使員外散騎侍郎琅邪徐爰隨軍向碻磝。䘖中㫖授諸將方略。臨時宣示。散。惠曹翻。騎。竒寄翻。胡寅管見。古之為師者

不伐喪以敵國方遭大變所當矜惻吾之心有不息為若乘其約幸其禍狃利而舉。則狄道也。中國之所以為中國。以有仁義而已矣。失財為夷狄

中國居而夷狄行。則無以賢於夷狄矣。無以賢之。其能服之乎宋髙祖伐秦之䘮。不旋踛魏燾伐宋之䘮。出乎亦者反乎尔我以不仁不義自為則

人亦以不仁不義待我矣。文帝不知戒焉。又來魏䘮而伐之是以夷狄攻夷狄。尚何較焉。况宋魏淮南交兵之後亦既講解聘問徃來通憤好父魏

𤋱之殂文帝宜申鈁使臣賜死而生。則義聲遐暢。仁心逺洽乃中國之道也。曾不是圖。惟攻伐是務。則其心放甚矣能無合殿之禍哉。古之為國家

者經一事即增一智。文帝以中覆失地喪師不少改悔。豈天奪其鑒乎。何遂謬之不反也尚書令何尚之以老請置仕。退居方山。方山。在建康東北

有方山埭。截淮立埭於山南。曰方山者山形方如即議者咸謂尚之不能固志。既而詔書敦諭者數四。六月戊申朔尚之復起視事。復。扶又翻䘖史

中丞𡊮淑。録自古隱士有迹無名者為真隱傳以嗤之。有迹無名。如義門。荷蔶。荷蓧。野王二老。漢隆犬人之類。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二千二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