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274.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夏。户雅翻諮議參軍劉延孫為長史尋陽太守行留府事延孫道産之子也。劉道産鎮襄陽有政績見一百二十四卷十九年南譙王義宣及臧質

皆不受劭命與司州刺史魯爽。同舉兵以應駿質爽俱詣江陵見義宣司皆受督於義宣故俱詣之且遣使勸進於王。使疏吏翻辛卯。臧質子敦

等在建康者聞質舉兵皆逃亡。考異曰。宋略庚申。武陵王戒嚴辛亥藏榖逃按長曆是月甲戌胡。與庚申辛亥。又宋畧上有甲申。下有癸巳此庚

寅辛卯字謨也宋書教作敦。今從之。劭欲相慰恱。下詔曰。臧質國戚勲臣城質。髙祖敬皇后之姪。故曰國成。有邊功。故曰勲臣。方翼賛京輦謂用為

丹楊尹也。而子弟波迸。良可怪歎。迸。比諍翻可遣宣譬令還咸復本位劭尋録得敦毛兒曰。録拔拾也。使大將軍義恭行訓杖三十以外戰子弟行

杖以訓敕之。設曰訓杖。厚給賜之。癸巳。劭葬太祖于長寧陵。據齊書豫章王嶷傳長寧陵。隧道出嶷弟前路。則陵近臺城矣。謚曰景皇帝廟號中宗

史不用劭所上謚號。而用孝武帝所改謚號。正劭弑逆之罪。絶之也。乙未。武陵王發西陽。丁酉。至尋陽。庚子。王命顔竣移檄四方。考異曰宋畧移檄

亦在庚申日。按謝莊傳曰。奉三月二十七日檄。然則發檄在庚子日也。使共討劭。州郡承檄翕然響應。南譙王義宣。遣臧質引兵詣尋陽。與駿同下。

留魯爽於江陵。劭以兖冀二州刺史蕭思話。為徐兖二州刺史。起張永為青州刺史。思話自歷城引部曲還平城。起兵以應尋陽。濟南郡東平陵縣

有平陸城余謂平城。當作彭城。還。從宣翻。又如字。建武將軍垣護之在歷城亦帥所領赴之。帥。讀曰率下同。南譙王義宣。板張永為冀州刺史永遣

司馬崔勛之等將兵赴義宣將。即亮翻義宣慮蕭思話與永不釋前憾思話繫張永於獄事。見上卷上年。自為書與思話。使長史張暢為書與永張

陽。永之群從也。故義宣使之為書。勸使相與坦懷隨王誕將受劭命受會州刺史之命。參軍事沈正說司馬顧琛曰說。輸芮翻國家此禍。開闢未聞

今以江東驍銳之衆此江東謂浙江之東也。驍。堅堯翻唱大義於天下。其誰不響應。豈可使殿下北面兇逆受其僞寵乎。琛曰江東忘戰日乆。雖逆

順不同。然强弱亦異。琛意謂雖以順討逆。然建康强而江東弱。其勢異也。當須四方有義舉者。須。待也。然後應之。不為晚也。正曰天下未嘗有無父

無君之國寜可自安讎耻。而責義於餘方乎。今正以弑逆冤酷義不共戴天。禮記曰。父母之讎。不共戴天。舉兵之日。豈求必全邪。馮衍有言。大漢

之貴臣。將不如荆齊之賤士乎。此蓋馮衍責田邑之言。荆齊之賤士。謂申包胥赴秦求救以存荆。王孫賈殺淖齒以存齊也。况殿下義兼臣子。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