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275.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則我南邊諸將無以禦之。欲以却敵而反速之。張虛聲而召實害。此之謂矣。且楚之等皆纖利小才。止能招合輕薄無賴而不能成大功。徒使國

家兵連禍結而已。魏主未以為然浩乃復陳天時。以為南方舉兵必不利。曰今兹害氣在揚州一也。庚午自刑。先發者傷。二也。日食畫晦宿值斗牛。

三也熒惑伏於翼軫。主亂及喪。四也。太白未出。進兵者敗。五也。夫興國之君。先脩人事。次盡地利。後觀天時。故萬舉萬全。今劉義隆新造之國。人事

未洽。灾變屢見。天時不協。舟行水涸。地利不盡。三者無一可。而義隆行之。必敗無疑。魏主不能遣衆。乃詔造船三千艘。簡幽州以南戍兵集河上。以

司馬楚之為安南大將軍。封琅邪王。屯類川。到彦之自淮入泗。泗水滲。日行纔十里。七月始至須昌。乃沂河西上。魏主以河南四鎮兵少。命悉衆北

渡。彦之留朱修之守滑臺。尹冲守虎牢。杜驥守金墉諸軍進屯靈昌津。列守南岸。至于潼關。於是司兖既平。諸軍皆喜。王仲德獨有憂色曰。諸賢不

諳北土情僞。必墮其計。胡虜雖仁義不足。而凶狡有餘。今䧟戍北歸。必并力完聚。若河氷既合。將復南來。豈可不以為憂乎。尹起草發明。上書魏

河南諸軍。退屯河北。下書宋到彦之等取河南。則是彦之等。因魏軍之自退而取之。非以戰勝而得之也。書法若此紀其實爾。八月魏遣將軍安頡

撃宋師。魏主遣安頡督護諸軍撃到彦之。彦之遣姚聳夫渡河。攻冶坂。與頡戰。聳夫兵敗。死者甚衆。林邑入貢于宋。九月燕王馮跋殂。弟弘殺其

太子翼而自立。燕太祖寢疾病。輦而臨軒。命太子翼攝國事。勒兵聽政。以備非常。宋夫人欲立其子受居謂翼曰。上疾將瘳。柰何遽欲代父乎。翼性

仁弱。遂還東宫。日三徃省疾。宋大人矯詔絶内外。遣閽寺傳問而已。翼及大臣并不得見。唯中給事胡福。獨得出入專掌禁衛。福慮宋夫人。遂成其

謀。乃言於中山公弘。弘與壯士數十人。被甲入禁中宿衛。皆不戰而散。夫人命閉東閣弘家僮逾閤而入。射殺女御。太祖驚懼而殂。弘遂即天王位。

太子翼帥東宫兵出戰而敗。兵皆潰去。弘遂殺翼。及太祖諸子百餘人。魏主如統萬。夏主遣使求和於宋。約合兵滅魏。遥分河北自恒山以東屬宋。

以西屬夏。魏主聞之。冶兵將伐夏。群臣咸曰。劉義隆兵猶在河中。捨之西行。前寇未可必克。而義隆乘虛濟河。則失山東矣。崔浩曰。義隆與赫連定

遥相招引。以虛聲唱和。莫敢先入。譬如連鷄不得俱飛。無能為害。臣始謂義隆軍來。當屯止河中兩道北上。東道向冀。西道衝鄴。如此則陛下當自

討之。不得徐行。今則不然。東西列兵逕二千里。一處不過數千。形分藝弱此不過欲固河自守。無北度意也。赫連定殘根易摧。擬之必仆。克定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