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961.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脅從餘黨九人。己巳春末。朝廷始下其章。首尾元二年。諭司所行。止此而已。及爲蜀帥。辟幕客近三十人。皆親舊及要勢所薦之士。日燕飲賓客爲

樂。始嗣勛在蜀歲餘。激賞庫所積錢。至七十餘萬。德夫盡費之。有合州人杜源者。爲蓬州守。坐上逆曦表。爲御史中丞所得。竄賀州。報至。德夫適受

謁。即摘前知利州某。前知重慶府某語之曰。二君頃在郡。得母例爲此乎。倘有之。幸宻以告。獵當類奏。可無他慮。不爾。懼爲人所持。二客謝無之。聞

者傳以爲笑。德夫有外姻。厚載以入蜀。成都稅官丹棱史某征其稅八百緍。德夫大怒。欲按之。史懼而不取。德夫怒未已。賓客重爲謝。乃止。有趙綱

者。爲利路漕。以婦死擅歸所居。遂寜之長江。德夫素惡其人。幕客以綱擅出境。請詰之。德夫以綱嘗爲宣司所薦。不敢問。其幕客之輕銳者共逼之。

德夫不得已。初問不報。再問以宣檄爲解。客又持不可。德夫曰。已問矣。恐傷宣司太甚。可止也。德夫守蜀歲餘。會宣撫司罷。乃以安子文爲制置大

使。而德夫召去。然其爲人槩易。臨民寬。待士有禮。故蜀人安之。惟識者以不能旌别淑慝爲恨。李仲衍爲成都提刑。嘗面折德夫。以侍郎爲南軒門

人。今日所行。視南軒豈不有愧。德夫笑不答。仲衍嘗爲人言德夫事。輙曰馬得剛云嘉定四年七月。詔四川官吏嘗受僞命者。毋得叙用。五年

四月。詔自今告人從僞者。並指事實。誣告者生之。癸丑。降德音。于兩淮湖北京西被兵諸州。降雜犯死罪囚釋流以下。湖北京西諸郡。仍毋納今

年租賦。尋又降德音于西和階成鳳州。復大散關。四川忠義人收復。後二十日。復爲金虜所取。己未。方信孺使虜。以奉使金國通謝國信

所參議。徃金國議和。是日發行在。庚申。宇文紹節權京湖宣撫使。知江陵府自兵部尚書餘。丁卯。召楊輔。赴行在奏事。侂胄既殛死。楊公輔。

劉公師文。皆奉詔追。楊公力辭。劉公先至赤岸中道。草奏言蜀中盗賊群聚。皆有其故。軍旅之内。物情日益積阻。惟早召安丙。一日則有一日之安。

邊頭諸事。權付利東安撫劉甲。足得商量循理而行。蜀無多事。豈堪再錯。會劉公有峴首之除。章不及上。而安公遂除制置大使。又六年而後罷焉。

吳獵爲四川制置使。代楊輔也。戊辰。錢象祖參知政事。己巳。改興州爲沔州。先是有詔。吳獵興宣撫司共議。分興州都統司軍之半。屯于利

州。五月庚子。復置沔州副都統制。以好義爲之。仍分沔州都統司十軍。隷兩都統節制。庚午。贈楊震仲官。嘉其死節。不受僞命也。仍官其子

一人。五月丁丑。賞誅吳曦功。轉資犒賜之數。略見二月乙亥誅吳曦下注。戊寅。竄受僞命人張伸之等。用四川宣撫司奏。特貸命除名。編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