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3495.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所鑄佛像。送寒溪寺。侃移潯陽。以像有靈。遣使迎接。及上船。船遂覆没。荆楚間謡曰。陶惟劍雄。像以神標。可以誠致。難以力招。慧逺寺成。祈心奉請。

像乃飄然自至。萬彚不同致。歐陽詹集弔漢武帝文。夫一物各異道。萬彚不同致。帝王之與神仙。林泉之

與朝市。六驥不致。筍子脩身篇。一者一退。一左一右。六驥不致。註。言不齊。故不能致道路也。飢鷹

可以䑕兎致。尚意譬喻論策貪則害身章。飢鷹可以䑕兎致。

詩文。敬齋古今黈論致字義。米元章治第潤州。有小軒。面西山。用王徽之朝来致有𠁊氣語。名致𠁊。石林先生以為世以致字為

學以致其道之致。非也。魏晉以来。多以致為語佐。似是訓甚。李子曰。以致𠁊之致為致其道之致固謬。又云。似是訓甚。則其言義含糊摸棱手耳。致

自為甚。致𠁊自得以名軒。此亦何必深論。若以致為語助。則大叚乖剌矣。玉堂記事致字說。先儒解致字。徃徃不盡。如致中和。天地位焉。鄭康成

云。致。行之至也。致樂以治心。云致。深審也。周易略例。主心致一也。孔頴達云。致。猶歸也。禮器。禮也者。物之致也。鄭云。致之言至也。極也其他諸經。徃

徃指為極盡之意。如䘮致乎哀而止。見危致命。君子以致命遂志。與病則致其憂之類是也。此皆意有未盡。盖致盡之意。有取與納之意。如䘮致乎

哀而止。見危致命。謂之極盡可也。如致中和。致知之類。則又有取之意焉。吾聞致師者。亦有之意也。用致夫人。凡春秋以某事致。七十而致事。致為

臣而歸。則又有納之意與盡之意。凡此。皆難以一字通解也。今人謂招致者。亦有取意也。檀亏齊榖王姬之䘮。當為告。古毒反。聲之誤也。告。下告。上

之辭。故誤為榖。父母之喪哭無時。使必知其反也。知當為如字之誤也。言父母之䘮。號哭思慕。如欲父母復反。陳旅安雅堂集致亭記。魯郡王致道

先生。因其字。而名曰亭曰致亭。盖取魯論所述子夏之言也。致道使余記之。屢辭弗獲。乃言曰。儒者之任甚重也。道甚逺也。而吾欲以眇然之身。任

其所甚重。而必至其所甚逺者焉。亦難矣。是故。君子之教人也。必考前言以審其所嚮。求徃行以迪其軌轍。身。吾車也。載之不可不弘。氣。吾馬也。策

之不可以不力。志。吾御也。持之不可以不敬。夫如是。則庶乎重與逺者之可至也。易之文言傳曰。知至至之。知終終之。以剛健而致力於學。亦奚重

與逺之有哉。致道蚤歲屏棄俗事。聚書嶧山之幽。畫誦而夜思。盖欲約羣籍之浩然者而會通之。亦良勤矣。學成賓興。遂擢進士第。學者私相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