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052.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福。而止乎是。真可悼也一孀二孤。已命男箕應炎卯專遣人徃撫州迎接歸川。侍奉教養。某未即死。尚能顧芘。俾克成立。以慰弟志。弟之著述。亦

囑姪損收藏歸川。以圖刊傳。九原庶無憾也。弟疇昔謂魂氣則無不之。兄聊奠一觴。以寫誠篤。昭明有融。仿髴來歆。李澹軒集祭亡弟成老文 爾

於兄弟其生獨後。死則爾先。誰執其咎。下從先人。爾又何悲。配食時祀悠悠我思。祭亡弟仲老文去臘收汝手字方喜汝脫厄。雖未免臨汀之

行。然大率若不足深憂者。揮淚遣書。相勉以處患難之道。無何老僕不忠。聞汝感疾於南劎。妄意以爲時氣委其書於何氏妹而還。方再遣汝仲子。

而汝之病革矣。嗚呼痛哉。方其病也。不得評汝之藥餌遽至氣脫脉盡而不可救。暨其亡也。不得視汝之屬纊。求必誠必信以䧟手足形。此生者之

所甚恨也。天其或者扁舟西來。在途旬餘。始達故里。既易棺衾。骨肉環視其面如生。哭而問諸左右則知汝臨終之際也善其言。及所以區處後事。

歷歷不亂。亦可謂收之桑榆能不自同於醉生夢死者矣。嗚呼哀哉吾兄弟四人。仲季相繼而夭。原其致此。莫不有由然一物之成敗係於數者。尚

可以推况禀天地之中以生者。其不苟聞汝之語。能歸之於天。則我輩自今固可以忘言矣。烏停之之。日月有時。命汝

諸子奉柩以葬㨯周於棺。冢周山明水秀拱揖顧抱。汝其安歸。以利汝後若夫先疇典藉可以業子孫。使

中饋量入爲出而緩急不失其序諸子各隨資禀。而士農不失其職。至於維持大綱。兄與叔弟。當分任其責。則汝之門户。折而復振。尚庶幾焉。苟爲

不然。徒有區區之心亦末如之何也己。一觴之奠。餞汝永訣。慨念同氣。不覺淚血。再祭成老維。淳熈二年歲次乙未。三月壬午朔。初二日癸未

兄某順同姪道祖以家饌清酌。奠别于亡過百十三弟成老之靈。天禍我家。一何慘也吾先子實生四男。命叔氏後仲父其居膝下者三人而已。吾

年十四。遽失所怙。零丁孤苦。汝時生纔數月。甫及成童。忽苦危疾内則吾母日夜保抱。外則劣兄請祈救藥幸不至夫。長而傾嶷。眉目如畫吾以幹

蠱爲己責。專勉汝以問學資性警悟。衆謂必大吾門。不幸先妣棄背。兄弟出處不齊。遂復分異。汝較藝舉場。徃輙不偶伏闕上書。人微不召。長年道

路。固已喪志况經人間憂患可悲可愕者。亦云不少矣無何仲氏。忽蹈禍機。妻斐具錦徃徃而是。至於臨危下石者。未必非平日親厚之人。吾惴惴

慄慄。重足仰面榜徨乞救。動遭白眼求其一出言一引手欲解我於皇圍者。蓋亦鮮矣汝乃欲棹三寸舌泛泛求援。信乎其氣沮致疾以死。嗚呼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