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053.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五十三 四霽

祭文十一

姪唐韓昌黎集祭十二郎文。年月日。方無日字。文苑作貞元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季父愈。聞汝喪之七日。乃能銜哀致誠使建中逺具時羞之

奠。告汝十二郎之靈。文苑郎下有子字。今按郎子。是當時語。雖不必存亦不可不知也。今謾補之。嗚呼。吾少孤。及長不者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

兄殁南方。吾與汝俱㓜。從嫂歸葬河陽。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嘗一日相離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後者。在孫惟汝。在子惟吾。

兩世一身。形單影隻。嫂常撫汝指吾而言曰。韓氏兩世。惟此而已。汝時尤小。當不復記憶。吾時雖能憶記。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來京

城。其後四年而歸視汝。又四年吾徃河陽省墳墓。遇汝從嫂喪來葬。徃上或無吾字。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來省吾。止一歲請歸。取其孥。𣑮

下或有幕字。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來。是年吾佐戌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罷去。汝又不果來。佐上或有又字者上或有使字。吾念汝從

于東。東亦客也。不可以乆圖。乆逺者莫如西歸。將成家而致汝。或有兩圖字。一屬上句。非是。嗚呼。孰謂汝遽去吾而殁乎。謂。或作爲。而下或有先字。

吾與汝俱少年。以爲雖暫相别。終當乆與相處。故搶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禄。誠知其如此。雖萬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去年孟

東野徃。吾書與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而髮菡菡。而齒牙動摇。方云蜀人史彦升云。退之祭文視荒荒。今俗本作茫茫非是。陳后山詩。平陳鄭

毛視荒蔑。本此也。今按古書。如荒匆茫忽之類。皆一字也。意義多相近。當存之。念諸父與諸兄。皆康疆而早世。如吾之哀者。其能乆存乎。存。方作

在。吾不可去汝不肯來。恐旦暮死而汝抱無涯之戚也。去。或作知。孰謂少者殁而長者存。强者天而病者全乎。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

其邪。或無其夢邪三字。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純明。而不克蒙其澤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長者襄者而存全乎。未可以爲信也。夢也。傳

之非其眞也。非上或有者字。東野之書。耿蘭之報。何爲而在吾側也。嗚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矣。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不克蒙其澤

矣。。武作榮。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明方作得。非是。所謂理者不可推。而壽者不可知矣。壽方作年。雖然。吾自今年來。蒼蒼者或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