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054.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五十四 四霽

祭文十二

先生宋韓魏公安陽集祭安退先生劉君文維熈寧元年。歲次戊申。八月朔。某日。具官某。謹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安退先生劉君之靈。嗚

呼先生。剛介之性。天下能合者有幾。淵源之學。古人不到者甚多。憤然不少屈於世兮遂樂窮處唯酣杯而放歌。晚而絶榖。棄置家事。欲融怡於太

和。澹然如此。而天猶不祐兮。亦奔隨於逝波。余方罷西帥。還故鄴。借虢途而亟過。瞻先生之墳土未乾兮。不能一奠於山阿。徒遣使指陳簿薦以將

其意也。嗚呼先生。其知余之悲兮。奈何奈何。尚饗。蘇東坡集祭逺遊先生吳君文朝奉郎提舉成都府玉局觀蘇軾。謹以清酌庶羞之奠。告于故

田子野逺逰吳君先生之靈。嗚呼子野。道與世違。寂然自求。闔門垂愇。兀然坐忘。有似子㣲。或似壺子。杜氣發機。遍交公𡖖。靡所求希。急人緩己。忘

其渴飢道路為家。惟義是歸。卒老于行。終不自非。送我北還中道弊衣有疾不藥。但却甘肥問以後事。一笑而麾。飄然脫去。雲散露晞。我獨何為。感

歎歔欷。一酹告訣。逝舟東飛尚饗。強祠部集祭文學陸先生文維年月日具官某。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恭祭于故杭州文學陸先生之靈。某辱先

生諸孤命。輙以不工之銘。汅先生墓石。道盛德衆有所漏而不盡紀。縱紀之又才弱辭俚。將不能暢其美於無窮。而取貴於後世。是未足為先生報。

而適足負先生也。某始以少年出窮巷。鄉黨無知而禮之者。先生一見。獨忘其齒之尊。納以為上客。日規月誘。其後意未有一日而不繼前時者。既

而某得薦於鄉。得第於廷。州以椽於獄縣以令於民莫不去受先生教而歸拜先生賜也。前年來京師。先生飲以别。徹酒把袂。眷眷有不忍分之色。

今某官此。而先生死且葬矣。不得泣送先生之柩見其入於土中。某之恨何時可已耶尚饗。王十朋梅溪集祭潘先生文。紈褲不餓。儒冠誤身。吁

嗟先生。乃爾邅迍何負於心。何罪於人。何命之不淑。何天之不仁。何才之豐而命之嗇。何氣之壯而志之湮。先生之文也。浩乎如韓愈之無涯。先生

之才也。飄然如謫仙之不羣。弄翰染墨也。李義山之險怪。絺章繪句也。庾開府之清新。蕭瑟乎東野之寒。寂寞乎原憲之貧。鬱鬱乎鄭廣文之坎軻。

栖栖乎杜陵老之酸辛。北窻萬言。曾不直一杯之水。豈非命壓人頭。蓋不許其伸也耶。二十餘年。淹徊海濵。孰學道而不先生是師。孰擇善而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