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384.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縣北。即十六國劉曜破石勒將石李龍處也。垣。漢舊縣。東北有屋山。流水所出。有古皋落城。西魏於此置邵郡以備東魏。夏。漢安邑縣地。蓋以夏禹

所都為名。夏都安邑城。在今縣北十五里。龍門。古耿國。有龍門山。即大禹所鑿。三秦記云魚鱉上之即為龍。否則點額而還。漢度氏縣故城。在今縣

南。今縣則後魏秦州所理。稷山。漢聞喜縣地。後魏龍門郡。後周勛州故城。在今縣西南十二里。即王思政所築玉壁城。為周氏重鎮。齊神武再攻圍

皆不利。萬泉。漢汾陰縣。太平。漢汾臨縣。平陽郡。東至上黨郡三百九十里。南至絳郡一百四十里。

西至文城郡二百十五里。北至西河郡三百九十里。東南到髙平郡四百十里。西南到文城郡二百十里。

西北到太寧郡二百五十里。東北到陽城郡二百五十里。去西京七百五十里。去東京七百二十里。

户六萬四千八百。口四十二萬一千八百八十。晉州。今理臨汾縣。領縣九。臨汾。漢平陽縣。有姑射山。又有故堯城縣。襄

陵。漢舊縣。有趙襄子墓。又有晉襄公之陵。因以為名。後魏擒赫連昌。又分此縣置擒昌縣。霍邑。漢彘縣。隋置今縣。周厲王無道。周人流王於彘。即此

地。又霍山。即職方冀州之鎮。一名太岳山。禹貢所謂岳陽。翼氏。漢陭縣地。後魏置翼氏縣。陭音。居義反。汾西。後魏置汾西郡。洪洞。春秋楊國。晉滅之

為楊邑。漢為楊縣也。故洪城在今縣北。東魏北齊鎮也。四顧重複。控據要險。神山。武德二年置浮山縣。後改焉。趙城。古造父邑。岳陽。漢榖逺縣地。

隋改之。有千畝原。左傳曰。晉侯千畝之戰。即此。髙平郡。東至汲郡四百十里。南至河内郡一百四十里。

西至絳郡二百五十里。北至上黨郡一百九十里。東南到内郡武德縣三百里。西南到河南府二百八十里。

西北到平陽郡四百十里。東北到鄴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一千四十里。去東京六百六十里。

户二萬七十五十。口十四萬三千七百。澤州。今理晉城縣。領縣六。晋城。漢曰髙都縣。隋曰丹川。有天井關在縣

南太行山上。關南有大井泉三所。陵川。漢泫氏縣地。隋開皇中置泫。胡畎反。沁水。後魏秦寧縣。端氏。七國時韓魏趙分晉。封晋君于端氏也。漢為縣

故城在今縣西。髙平。漢泫氏縣。西北有泫谷水。故為名。頭顱山。秦白起坑趙卒。築臺於壘中。因山為臺。故光狼城白起築。陽城。漢曰濩澤縣也。有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