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384.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是等田而責其出是等賦也。冀獨不言貢篚者。冀天子封内之地。無所事於貢篚也。來子曰。常出者為正。間出者為錯。錯在上上之下。則間出第二

等也。恒衛既從。大陸既作。注恒衛。二水名。恒水。地志出常山郡上曲陽縣。恒山北谷。在今定州曲陽縣西北恒山也。東入水。薛氏曰。東流合水。

至瀛州髙陽縣入易水。晁氏曰。今之恒水。西南流至眞定府行唐縣。東流入于滋水。又南流入于衡水。非古逕矣。衛水。地志出常山郡靈壽縣東北。

即今眞定府靈壽縣也。東入滹沱河。薛氏曰。東北合滹沱河。遇信安軍。入易水。從。從其道也。孫炎曰。大陸鉅鹿北廣河澤。河所經也。程氏曰。鉅鹿去

古河絶逺。河未嘗逕邢。以行鉅鹿之廣阿。非是。按爾雅。髙平曰陸。大陸云者。四無山阜。曠然平地。蓋禹河自澶相以北。皆行西北之麓。故斑馬王横

皆謂載之髙地。則古河之在貝冀。以及枯浲之南。率皆穿西山踵趾以行。及其已遇信洚之北。則西山勢斷。曠然四平。蓋以此地謂之大陸。乃與下

文北至大陸者合。故隋改趙之昭慶以為大陸縣。唐又割鹿城置陸渾縣。皆疑鉅鹿之大陸不與河應。而亦求之向北之地。杜佑。李言甫。以為邢。趙。

深。三州為大陸者得之。作者言可耕治。水患既息。而平地之廣衍者亦可耕治也。恒衛水小而地逺。大陸地平而近河。故其成功在於田賊之後。吕

氏曰。言水土平於田賦之前者。其害大。當先治也。言於田賦之後者。其害小。徐治之也。島夷皮服。注海曲曰島。海島之夷以皮服來貢也。夾右碣石

入于河。注碣石。地志在北平郡驪城縣西南河口之地。今平州之南也。冀州北方貢賦之來。自北海入河。南向西轉。而碣石在其右轉屈之間。故曰

夾右也。程氏曰。冀為帝都。東西南三面距河。他州貢賦皆以達河為至。故此三方亦不必書。而其北境則漢遼東。西右北平漁陽上谷之地。其水如

遼。濡。滹。易。皆中髙。不與河通。故必自北海。然後能達河也。又按郡道元言驪城棿海。有石如甬道數十里。當山頂有大石如柱形。韋昭以為碣石。其

山昔在河口海濱。故以志其入貢河道。歷世既乆。為水所漸淪入于海。已去岸五百餘里矣。戰國策以碣在常山郡。九門縣者恐名偶同。而鄭氏以

為九門無此山也。蘇氏曰。夾。挾也。自海入河。逆流而西。右顧碣石。如在挾掖也。薛季宣地理叢考禹敷土。隨山刊木。止入于河。禹治水在唐虞間。舜

肇十有二州之後。而禹貢為夏書者。治水之後。十二州復為九。故虞書九共。州自為篇。其平貢以别九州。皆禹之事而舜無與也。孔氏傳謂禹以是

王。故禹貢為夏書。考之於序。蓋夏史追記禹迹。書其任土作貢之本米。自為夏書之首。非如諸儒之說為孔子遷其篇第也。敷土。行水也。禹之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