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385.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鍉水。黎城。古黎俠國。隋縣。有白巖山。故壺口關。涉。春秋涉侯國。隋縣。晋州。古堯舜之都。所謂平陽也。春秋時屬晋。戰國屬魏。秦為河東郡地。

二漢因之。魏分置平陽郡。晋因之。劉淵稱漢僣位。建都于此。後魏為平陽郡。兼置唐州。後改為晋州。置總管府。東魏北齊皆為重鎮隋初改平陽為

乎河群。尋廢。煬帝初置臨汾郡。唐為晋州。或為平陽郡。屬河東道。宋同。領縣九。臨汾。洪洞。襄陵。趙城。霍邑。神山。汾西。岳陽。冀

氏。梁為定昌軍節度。後唐改建雄軍。宋太平興國六年廢沁州。以和川來屬。為建雄軍節度。政和六年陞為平陽府。靖康後䧟于金。金隷河東南路。

文公朱熹曰。太行山之極髙處。平陽晋州蒲坂山之盡頭堯舜所都也。其地磽瘠。人民朴陋儉嗇。惟堯舜能都之。後世泰侈。不能都矣。貢蜜。蠟燭。

翎縣十。治臨汾。臨汾。漢平陽縣。有姑射山。又有故堯城縣。潏。汾。沁。平。灣。五水。洪洞。晋大夫羊舌盻邑。隋縣。有霍山。霍水。裏陵。晋襄公之陵。又有趙

襄子墓。因以為名。宋建二寨。神山。唐縣。霍邑。漢彘縣。周人流厲王于此。有霍山。即職方氏冀州之鎮。禹貢所謂岳陽。有彘水。隋縣。趙城。古造父之邑。

有姑射山。女媧墓。政和二年以趙氏封姤之地。又四面阻險。升為慶源。汾西。後魏置郡。隋為縣。宋置五寨。冀氏。後魏縣。有三交水。岳陽。隋為千畝縣

晋侯千畆之戰即此也。後改岳陽。和川。隋縣。代州。古唐國之地。春秋時晋有之。及三卿分晋。其地屬趙。趙襄子後代

王。而取其地。趙武靈王破樓煩。而置雲中雁門代郡。後北境屬燕。秦為太原雁門二郡之境。漢魏晋因之。後魏置梁城繁峙二郡。後周置肆州。隋文

帝時為代州。煬帝初州廢。置雁門郡。唐為代州。或為雁門郡。郡城。後魏所置。郡南三十里有東陘關。甚險固。屬河東道。宋同。領縣五。雁門。唐林。

五臺。繁峙。崞。宋景德二年省唐林縣。以郡為雁門郡防禦。其地三面臨邊。自古匈奴入寇之路。最號要害。與忻州相應援。置十三寨守之。靖

康後䧟于金。金隷河東北路。貢麝香。青碌。領縣四。治雁門。雁門。漢廣武縣。有夏屋山。趙襄子殺代王之地。又有龍泉水。參合陂。東陘關。五臺。隋

縣。有五臺山。慮水。渾河。崞。隋縣。其城石門關。繁峙。隋縣。其城三面枕澗。東接峻坂。極為險固。滹沱河源出焉。

絳州。春秋時為普國。即故絳興新田之都也。戰國時地屬魏。秦屬河東郡。秦末。其地屬魏豹。漢定魏地。還屬河東郡。後漢因之。魏晋屬河東平陽

二郡地。後魏置東雍州。其龍門。萬泉。即屬秦州。西魏後周以為重鎮。後周改曰絳州。兼置正平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廢州。復置絳郡。唐為絳州。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