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462.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計。末年覺悟。息兵罷役。封丞相為富人侯。故能為天祐也。昔人有言。與覆同軌者未嘗獲安此言雖小。可以喻大。近者國家頻歲出師。所費滋廣。西

戍四鎮東戍安東。調發日加。百姓虚𡚁。開守異域。事等石田。費用不支。有損無益。轉輸靡絶。杼柚始空。越磧踰海。分兵防守。行役既乆。怨曠亦多。詩

人云王事靡盬不能藝稷黍。豈不懷歸。畏此罪罟。念彼恭人。涕零如雨。此則前代怨思之詞也。上不見䘏。則政不行而邪氣作。邪氣作。則蟲螟生而

水旱起若此雖禱祠百神。不能調陰陽矣。方今關東饑饉。蜀漢逃亡。江淮已南徵求不息。人不復業。則相聚為盗。本根一摇。憂患不淺。其所以然者。

皆為逺戍方外。以竭中國。爭蠻貊不毛之地。乖子育蒼生之道也昔漢元納賈捐之謀。而罷朱崖之郡。宣帝納魏相之策。而棄車師之田。豈不欲慕

尚虚名。盖憚勞人力也。近員觀年中。克平九姓。册李思摩為可汗使統諸部者。盖以夷狄叛則伐之。降則撫之。得推亡固存之義。無逺戍勞人之役。

此則近日之令典綏邉之故事。竊見阿史𨚗斛瑟羅陰山貴種。代雄沙漢。若委之四鎮。使統諸蕃。封為可汗。遣其禦寇。則國家有繼絶之美。荒外無

轉輸之役。如臣所見請損四鎮以肥中國。罷安東以實遼西。省軍費於逺方。并甲兵於塞上。則常代之鎮重而邉州之備實矣况撫綏夷狄。盖防其

越境。苟無侵侮之患則已。何必窮其窟穴。與螻蟻計校長短哉且王者外寧必有内憂。盖為不勤修政故也伏願陛下棄之度外。無以絶域未平為

念但當勑邉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待其所自致然後撃。此李牧所以破匈奴也。當今所要者。若令邉域警守備。逺斥候。聚軍實蓄威武。以𨓜待勞

則戰士力倍。以主禦客。則我得其便。堅壁清野。則寇無所得。自然賊深入必有顛躓之慮。淺入必無虜獲之益。如此數年可使二虜不撃而服矣仁

傑又請廢安東復髙氏為君長。停江南之轉輸。慰河北之勞𡚁。數年之後。可以安人冨國。事雖不行識者是之。中宗神龍元年六月。以左驍衛大將

軍裝思諒攝右御史臺大夫充靈武軍大總管。以備突厥。三年。正月命内外官各進破突厥之策。右補闕盧浦上䟽曰。臣聞。有虞咸熈。苖人逆命

殷宗大化。鬼方不賔。則戎秋交侵其來逺矣。漢髙帝納妻敬之議。與匈奴和親。妻其宗女。賂以鉅萬。冒頓益驕。邉寇不止。則逺荒之地。㐫悍之俗難

以德綏可以威制。而降自三代。無聞上策。今匈奴不臣。擾我亭障。皇赫斯怒將整元戎。臣聞方叔帥師功歌周雅去病耀武。勲烈燕山。則萬里折衝

在於擇將春秋謀元帥取其恱禮樂敦詩書。晋臣杜預射不穿扎。而建平吳之勲是知中權制謀不在一夫之勇。其蕃將沙咤忠義等。身雖驍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