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462.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四百六十二 五御

備禦二

南齊書太祖建元二年。又置巴州以威静之。後魏書明元㤗常八年正月。蠕蠕犯塞。二月。築長城。自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里。

備置戍衛。太武始光初詔問公卿赫連蠕蠕征討先後。北平王長孫嵩平陽侯長孫翰。司空奚斤等曰。赫連土居。未能為患。蠕蠕世為邉害。冝先

討大檀。及則收其畜産。足以富國。不及則校獵陰山。多殺禽獸皮肉筋角。以充軍實。亦愈於破一小國。太常崔浩曰。大檀遷徙鳥逝。疾追則不足経

久。大衆則不能及之。赫連屈丐土宇不過千里。其政刑殘虐。人神所棄。冝先討之。尚書劉潔。武京侯安原。請先平馮跋。帝默然。遂西巡守。延和元

年六月。庚寅。車駕伐和龍。詔尚書左僕射安原等屯于漢南。以禦蠕蠕。太延二年。八月。詔廣平公張𥠖發定州七郡一萬二千人。通沙泉道。五

年。六月甲辰。車駕西討沮渠牧犍。侍中冝都王漢壽輔皇太子决留臺事大將軍長樂嵇敬輔國大將軍建寧王崇二萬人屯漢南。以備蠕蠕。太

平員君五年。帝蒐于河西詔司徒崔浩詣行在議軍事。浩表曰。昔漢武帝患匈奴彊盛。故開凉州五都通西域。勸農積榖。為滅賊之資。東西迭撃。故

漢未疲而匈奴已弊。後遂入朝。昔平京州。臣愚以為北賊未平。征役不息可不徙其民。案前世故事。計之長者。若遷民人則土地空虚雖有鎮戍適

可禦邉而已。至於大舉。軍資必乏。陛下以此事闊逺。竟不施用。如臣愚意猶如前議募徙豪強大家。充實凉土。軍舉之日。東西齊勢此計之得者。

六年。八月。徙諸種雜人五千餘家於北邉。令人北徙畜牧至廣漢。以餌蠕蠕。七年。五月。發司幽定冀四州十萬人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河廣。

袤皆千里。九年。十二月。北討至受降城。不見蠕蠕因積粮城内。留守而還。孝文延興五年六月。曲赦京師死罪。遣備蠕蠕。大和中。尚書中書監

髙閭上表曰。臣聞為國之道。其要有五。一曰文德。二曰武功。三曰法度。四曰防固。五曰刑賞。故逺人不服。則修文德以来之荒狡方命則播武功以

威之。民未知戰。則制法度以齊之暴敵輕侵。則設防固以禦之。臨事制勝則明刑賞以勸之。用能闢國寧方。征伐四剋。北狄悍愚。同於禽獸。所長者。

野戰所短者攻城。若以狄之所短。奪其所長則雖衆不能成患。雖來不能内逼。又狄散居野澤。隨逐水草。戰則與家産並至。奔則與畜牧俱迯。不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