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12.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四千九百一十二 六暮

洪武正韻防父切。鍑屬亦作釡。俗作禯。許慎說文。从鬲。甫聲。扶雨切。鬴。或从父。金聲。徐鍇通釋量。六斗四升曰鬴。分武反。爾雅覆鬴。郭璞注。水

中可居住而有狀如覆釡。九河名。顧野王玉篇扶甫切。丁度集韻鬴。或作𩱉。釡。𨽾省。司馬光類篇奉甫切。又狼狄切。戴侗六書故鬴。奉甫切鑊類也。

且以為量。亦作釡詩云。于以湘之。維錡及釡。毛氏曰。有足曰錡。無足曰釡。考工記曰。栗氏為量。量之以為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其臀

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實一升。傳曰。齊舊四量。豆。區。釡。鍾。四升為豆。四豆為區四區為釡釡之實凡六斗四升。按鬴本享器。加耳與臀為量。婁

機廣干禄字鬴。釡。上正下通。楊桓六書統奉母。。統聲。鬴。𨽾。鬴。釡。並俗。且譌。古文。並與釡同用。熊忠韻會舉要次宫濁音。前匈奴傳。鬴鍑薪炭。史。

考黄帝始造釡。李鈞存古正字俗作釡非。趙謙聲音文字通奉古切。亦从鬲。周禮。人四鬴用此借禾穧也。作秿𥠵非。韻會定正字切奉固。奉鬴。

古史並說液庭甗釡並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

並徐鉉篆韻並六書統六書類釋𨽾並六書統

並張錦溪鮮于樞並見草書集韻

總叙禮書史及家語曰。黄帝設五量。考工記。㮚氏為量。改煎金錫則不耗。不耗然後權之。權之然後凖之。凖之然後量之。量之以為

鬴。深尺。内方尺而圜其外。其實一鬴。其臀一寸。其實一豆。其耳三寸。其實一升。重一鈞。其聲。中黄鍾之宫。槩而不稅。前漢律歴志。量者。龠合升斗斛

也。本起於黄鍾之龠。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凖其槩合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斗。十斗為斛。而五量嘉矣。其法用銅。方尺而

圜其外。旁有庣焉其上為斛。其下為斗。左耳為升。右耳為合。龠其狀似爵。以縻爵禄。上三下二。參天兩地。圜而凾方。左一右二。陰陽之象也。其圜象

規。其重二鈞。備氣物之數。合萬有一千五百二十聲中黄鍾。始於黄鍾而反覆焉。春秋傳。昭三年齊舊四量。豆。區。烏侯反。管子作鏂。釡。鍾。四升為豆。

各自其四以登於釡。釡十則鍾。區。斗六升。金。六斗四升。鍾。六斛四斗爾雅匊二升。二匊為豆。豆四升。四豆曰區。四區曰釡。二釡四有半曰庾。周禮。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