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9416.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餘見覃韻。知母。同上。餘見鹽韻端 篆母字潫博義竹感切坐立不動貌書集韻見杜从古集篆古文韻海並六書統

站赤丹墀獨對站赤 孟子曰速於置郵而傳命。注曰。郵。馹也。即今之驛馬也。如漢五里一置也。 左傳楚子桑馹會師。如漢以拘

醬天馬而征羌夷。唐以荔枝而通嶺海之貢傳車之交。且若星火是也。元設立水站馬站。其馬疋船隻。皆依品從。非理乘驛者有禁。應合給驛者有

程 正官宿頓分例。米一升。麫一斤。羊肉一斤。酒一升。柴一束。油鹽雜支鈔三分。從人每米一升。經過皆减半。 選保站官。長官提調。法至良也照

刷祗應體覆消乏。意至美也。天曆詔站户消乏仰廉訪司依例體覆明白。隨即補簽。諸衙門營𥝠馳驛就便紏治。 佛家奴策。世祖龍興。為驛傳不

可不講。遂有站赤之置其設法也。有馬站。有水站。有車站。有江船站水站。馬站。則通客旅。車站江站。則通貨則簽馬一匹。則為田三千畝。水站江站

半之。北方諸站。則驗孳畜之多者應之南方諸站。則驗田畝簽之。每十五里為一郵亭。每六十里為一候館。上有通政以挈其綱。下有郡縣以賛其

力。而又有脫脫禾孫以驗。使命之真僞。北方諸站。則置驛令南方諸站則設提領。凡百户。人夫庫子。庖丁厮養。俱有定額。寢處則備於賬幄器什則

急於匕挾。際留谷粟。滋生鷄鵝以為使官之供。上都大都。大駕經行。每遇巡幸。則先給官資未嘗不為站户惜也。元史兵志站赤 元制。站赤者。驛

傳之譯名也。盖以通達邊情。布宣號令古人所謂置郵而傳命。未有重於此者焉。凢站陸。則以馬以牛。或以驢。或以車。而水則以舟。其給驛傳壐書。

謂之鋪馬。聖㫖遇軍務之急。則又以金字圓符為信。銀字者次之内則掌之天府。外則國人之為長官者主之。其官有驛令。有提領又置脫脫禾孫

於關會之地以司辨詰。皆緫之於通政院及中書兵部而站户闕乏逃亡則又。以時僉補。且如賑䘏焉。於是四方徃來之使止則有館舍頰則有供

賬。饑渴則有飲食。而梯航畢達海宇會同元之天下。視前代所以為極盛也。今故著其驛政之大者然後紀各省水陸凡若干站而遼東狗站。亦因

以附見云。 太宗元年十一月敕諸牛鋪馬站。每一百户置漢車一十具。各站俱置來倉。站户每年一牌内納米一石令百户一人掌之北使臣每

日支肉一斤。麫一斤。米一升。酒一瓶 四年五月。諭隨路官員。并站赤人等使臣無牌靣文字。始給馬之驛官及元官皆罪之有文字牌靣而不給

驛為者。亦論罪。若係軍情急速。及送納顔色絲綫酒食未粟。叚匹鷹凖但係御用諸物。雖無牌靣文字。亦驗數應付車牛 世祖中統四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