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20649.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扵成著之後。爲之三畫象三才也。是故以畫言則曰三以象言則曰乾易也者。變而相生也。不變則無以通其用。是故數變則三爲九。象變則乾

生坤。乾畫則三。坤畫乃六。因而爲九也。乾坤之畫未定。陰陽之氣不相須以成。則生生之用。或幾乎息。是故乾三畫下交扵坤。則爲震爲坎爲艮。此

關氏所謂得乾坤竒數爲陽也。坤三畫上交扵乾。則爲巽爲離爲兊。此關氏所謂得乾坤偶數爲陰也。八卦之位二十有四。非無陽也。而有陰之數

也。八卦之畫三十有六。非無陰也。而有陽之數也。此陰陽九六之數互見也。八卦之生本諸乾坤。乾爲陽。故其策二十有四。此九六之數抑又合扵

位與畫之自然也。不言少陰少陽者。七八居九六之間也。數變而卦有六十四。卦生而爻有三百八十四。爻具而策有萬一千五百二十萬物之數

盡矣。聖人知夫數之自然。八卦由之而生。萬物由之而成。扵是推明其作易用蓍之意。而繫之扵經曰大衍。大衍者。所以演天地之數。而神乎易之

用也。是以明扵無心之畫而陰陽竒偶可見焉。今夫三揲之後不取其籌之竒而歸與扐而一者而取其已揲者。或多而三十有六。或少而二十有

四。或益而三十有二。或損而二十有八。則天地之數兆扵此。而不兆扵彼也。天不取其竒而一之何如也。蓋道者以靜爲本。以動爲末。靜者得之扵

不爲。不爲則自然也。彼竒而歸與其扐而一者。皆動也。此以四揲之而有九六者。靜也。豈非其自然耶。或曰。然則其用四十有九者。又何也。曰。未分

而二者。一也。太極之象也。二以象兩。而後見其用也。四十有九者。六。太數之極也。卦以八而生。位以六而定。畫以九而變。大衍以七而知。則陰陽竒

偶之數。其可晦乎。明此者可與言易矣。伏羲仲尼之心豈異哉。 易論中乾坤之生六子。可得而知也。八卦之爲六十四。其可得而知乎。不牽扵

數。不惑扵氣。而後可知也。夫易固有數。而八卦之成列。不可以數言也。卦固有氣。而六爻之適變。未可以氣言也。以數而言者。求扵八卦之先。而未

至扵象也。以氣而言者。得扵六爻之後。而不歸于象也。求扵八卦之先。而牽扵數。故謂坎離。先天地得扵六爻之後。而惑乎氣。故爲卦氣起中孚。蓋

數與象與氣扵卦之相生。其迹甚近。而其理甚微。宜乎說者之不能别。而紛紛其間也。譬之扵人。其智愚壽天者。數也其四體具者象也。其動息語

默者氣也。今目之曰人者。將以其智愚壽夭。與其動息語默之何如而稱之邪。亦以其四體之具而稱之也。其生而有智愚壽夭。則置而不言。其動

息語默之何如。則未議及之。蓋有生而後有體。有體而後有動息語默。數之與象。象之與氣。亦何異扵是。有數而後得其象。有象而後知其氣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