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附件:

福建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一览表
编号 类别 分类号 名称 年代 地点 简介 保护范围
1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1 林觉民故居 1887至1907年 福州市鼓楼区杨桥头路7号 林觉民(1887—1911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州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毕业后于1907年到日本留学,从事革命活动,1911年得黄兴、赵声通知,回国约集福建同志参加广州起义。4月27日起义发动,与方声洞等领先袭击总督府,受伤被俘,从容起义。遗有《绝笔书》等。
此宅为林觉民出生、成长、结婚的场所。占地614平方米,内有坐西朝东“三间排”院落及两个花厅。(此宅1911年卖与冰心之祖,冰心曾在此住了一年。)现辟为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东至南后街,
西至水流湾,
南至墙外20米,
北至杨桥路
2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2 邓拓故居 1912至1929年 福州市鼓楼区第一山4号 邓拓(1912—1966年),新闻工作者、学者,原名子健,笔名马南郁、向阳生等,福州人。1930年参加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中国共产党。抗战初到晋察冀边区。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建国以后,任《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1958年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1960年起兼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并主编理论刊物《前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作有《中国救灾史》、《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燕山夜话》等。
此宅为邓拓的出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的学习、活动场所,1993年重修,辟为邓拓纪念馆对外开放
东至乌塔,
西至天皇岭,
南至凯凝埔,
北至道山路
3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3 张高谦陵园 1991年 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 张高谦(1947—1961年),寿宁县武曲镇大韩村人,就读于大韩小学(现高谦小学),先后担任过班长、少先队中队长。1961年2月6日,为保护集体的羊群,与偷羊的坏分子搏斗,英勇牺牲。他的事迹曾编入中小学课本。
陵园长60米,宽40米,占地4.5亩;陵园1990年10月动工,1991年1月竣工。主体建筑有先锋亭、张高谦塑像、陵墓和中央、省领导人的题词壁、石阶等。
陵园围墙内
4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1 汀州古城墙 唐一明 长汀县汀州镇 始建于唐大历四年,唐大中(847—859)初年,宋治平三年(1066年)、明洪武四年(1371年)、崇祯九年(1636年)均有扩建,现保留的城墙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联结在一起,全长约1500米。
汀州古城墙还包括现存的三个古城门(楼):三元阁城楼(又名广储门)、朝天门城楼、宝珠门城楼。
1、古城墙:
城墙脚基面向外各边2米。
2、宝珠楼古城:
东至宝珠巷1号,西至南大街60+1、61+1号,南至南大街96+1号,北至南大街61号及宝珠巷口。
3、三元阁古城楼:
东至中心巷73号西墙,西至中心巷71号东墙,南至城墙脚,北至城墙脚。
4、朝天门城楼:
东至城墙脚,西至城墙脚,南至城楼南墙,北至城楼北墙。
5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2 安固石亭 惠安县涂寨镇岩峰顶东山村 建于北宋端拱年间(988—989年),原为古道凉亭,亭面阔三间7.35米,进深三间8.7米,由16根粗大的方形石柱架成。四根金柱,边长0.55米,高3.15米;椽柱十二根,边长0.4米,高2.4米。金柱与椽柱间有横梁相连,椽柱、角柱上有栌斗。亭顶为石板四坡顶。
该亭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加筑重檐歇山式屋顶及扩建拜亭的山门。
四周距亭各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