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19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食譜》:「張手美家五日如意圓。」

《本草拾遺》「伏翼,五月五日取倒懸者,曬,乾和桂心、薰 陸香燒煙,辟蚊子。」

《酉陽雜俎》:「鵲搆窠,取在樹杪枝,不取墮地者,又纏枝 受卵。端午日午時焚其窠,灸病者,疾立愈。」

《唐國史補》:「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楊子江中所 鑄也。或言無有百煉者,六七十煉則已易破難成,往 往有自鳴者。」

《資暇錄》:端五者,案周處《風土記》:「仲夏端五,烹鶩角黍。 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今人多書午字,其義無取。 余家元和中端五詔書,並無作午字處。而近見醴泉 縣尉廳壁有故光福王相題鄭泉記處云「端五日」,豈 三十年端五之義別有見耶?

《中華古今注》:女人披帛,古無其制。開元中,詔令二十 七世婦及寶林御女良人等,尋常宴參侍,令披畫披 帛。至今然矣。至端午日,宮人相傳,謂之「奉聖巾」,亦曰 「續壽巾」、「續聖巾」,蓋非參從見之服。

《太平御覽》:「五月五日,採五方側柏葉三觔,遠志去心 二觔,白茯苓去皮一觔,為末,煉蜜和丸。用仙靈脾酒 下,日服三十丸,可以延年益壽。」

《本草圖經》:「車前子,一名芣苢,花甚細密,青色微赤。結 實如葶藶,赤黑色,五日採,陰乾。其子治婦人難產。」 《墨莊漫錄》:東坡為翰苑,元祐三年,供端午帖子,有云: 「上林珍木暗池臺,蜀產吳苞萬里來。不獨盤中見盧 橘,時於粽裏得楊梅,每疑粽裏楊梅之句。」《玉臺新詠》: 「徐君蒨共內人夜坐守歲時。酒中喜桃子,粽裏覓楊 梅。」今人未見以楊梅為粽。徐公乃《守歲詩》:「楊梅夏熟, 歲暮,安有此果」,豈昔人以乾實為之耶?東坡以角黍 為午日之饌,故借言之耳。

東坡《志林》,「端午日未出,於艾中以意求似其人者,輒 擷之以灸,殊有效。幼時見一書中云爾,忘其為何書 也。艾未有真似人者,於明暗間,苟以意命之而已。萬 法皆妄,無一真者,復何疑耶?」

《緗素雜記》:「余按宗懍《荊楚歲時記》引周處《風土記》云: 『仲夏端午,烹鶩角黍』。」乃直用「午」字,與《李濟翁錄》所載 不同。以余意測之,「五」與「午」字皆通,蓋五月建午,或用 午字,何害於理。

《歲時雜記》:「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 粽、茭粽、筒粽、秤槌粽,又有九子粽。」

端午,作水團,又名白團,或雜五色人獸花果之狀。最 精者名滴粉團,或加麝香。又有乾團不入水者。 《容齋五筆》:唐世五月五日,揚州於江心鑄鏡以進,故 國朝翰苑撰《端午帖子》詞,多用其事。然遣詞命意,工 拙不同。王禹玉云:「紫閤曈曨隱曉霞,瑤墀九御薦菖 華。何時又進江心鑑,試與君王卻眾邪。」李邦直云:「艾 葉成人後,榴花結子初。江心新得鏡,龍瑞護仙居。」趙 彥若云:「揚子江中方鑄鏡,未央宮裏更飛符。菱花欲 共朱靈合,驅盡神姦又得無。」又:「揚子江中百煉金,寶 奩疑是月華沉。爭如聖后無私鑑,明照人間萬善心。」 又:「江心百鍊青銅鏡,架上雙紉翠縷衣。」李士美云:「何 須百鍊鑑,自勝五兵符。」傅墨卿云:「百鍊鑑從江上鑄, 五時花向帳前施。」許沖元云:「江中今日成龍鑑,苑外 多年廢鷺陂。合照乾坤共作鏡,放生河海盡為池。」蘇 子由云:「揚子江中寫鏡龍,波如細縠不搖風。宮中驚 捧秋天月,長照人間助至公。」大概如此。惟東坡不然, 曰:「講餘交翟轉回廊,始覺深宮夏日長。揚子江心空 百鍊,只將無逸鑑興亡。」其氣光焰,可畏而仰也。若白 樂天《諷諫百鍊鏡篇》云:「江心波上舟中鑄,五月五日 日午時。背有九五飛天龍,人人呼為天子鏡。」又云:「太 宗常以人為鏡,監古監今不監容。乃知天子別有鏡, 不易揚州百鍊銅。」用意正與坡合。予亦嘗有一聯云: 「願儲醫國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銅。」然去之遠矣。端 午故事,莫如楚人競渡之的。蓋以其非吉祥,不可施 諸祝頌,故必用鏡事云。

《溪蠻叢笑》:爬船重午競渡,既望復出,謂之「大十五 貴耳集」:周希稷名承勳,周益公甚前席之。有《端午》一 詩,殊有諷刺:「誰家解祟吐千缾,丹墨交輝走百靈。盡 使蛙蛇歸藥籠,又纏蕭艾作人形。」缺二句安得綵絲十 萬丈,東南西北繫飄零。

《野客叢談》,《容齋隨筆》曰:唐元宗以八月十五日為千 秋節,張說上《大衍曆序》云:「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 午獻之。」《唐類表》有宋璟《請八月五日為千秋節表》云: 「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端午 也。余觀《續世說》,齊映為江西觀察使,因德宗誕日端 午,為銀缾高八尺以獻。是亦有端午之說。

《本草綱目》:「五月五日取粽尖,和截瘧藥良。」

《閩部疏》:「閩俗端午節尢重競渡,所過山溪,數家之市, 皆懸舟以待,往往毆擊成獄。禁稍弛,復競其俗,成不 能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