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22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國及百寮稱賀,因小會,其儀亞於歲旦。晉有其注。宋

永初元年八月詔曰:「慶冬使或遣不役,宜省。今可悉 停。唯元正大慶,不得廢耳。郡縣遣冬使詣州及都督 府者,亦宜同停。」

武帝天監三年定冬至祀天之儀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禮儀志》:天監三年, 左丞吳操之啟稱,「傳云啟蟄而郊,郊應立春之後。尚 書左丞何佟之議,今之郊祭,是報昔歲之功,而祈今 年之福,故取歲首上辛,不拘立春之先後。周冬至於 圓丘,大報天也。夏正又郊,以祈農事,故有啟蟄之說。 自晉泰始二年,並圓丘方澤,同於二郊。是知今之郊 禋」,禮兼祈報,不得限以一途也。帝曰:「圓丘自是祭天, 先農即是祈穀。但就陽之位,故在郊也。冬至之夜,陽 氣起於甲子,既祭昊天,宜在冬至祈穀時。可依古,必 須啟蟄在一郊壇,分為二祭。」自是冬至謂之祀天,啟 蟄名為祈穀。

北魏

太祖登國 年冬至祭天用樂奏舞

按《魏書太祖本紀》,不載。 按《樂志》,太祖初冬至祭天 於南郊圓丘,樂用《皇矣》,奏雲和之舞,事訖,奏《維皇將 燎》。

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十有一月行幸委粟山議定圓丘甲申有事於圓丘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按《禮志》,太和十九年十 一月詔曰:「我國家常聲鼓以集眾,《易》稱『二至之日,商 旅不行,后不省方,以助微陽微陰。今若依舊鳴鼓,得 無闕寢鼓之義』。」員外郎崔逸曰:「臣案《周禮》,當祭之日, 雷鼓雷鞀,八面而作,猶不妨陽。臣竊謂以鼓集眾,無 妨古義。」

孝武帝太昌元年十有一月丁酉日南至車駕有事於圓丘

按:《魏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北齊

北齊以冬至日祀昊天上帝於圓丘。

按:《隋書禮儀志》:「後齊制,圓丘在國南郊,丘下廣輪二 百七十尺,上廣輪四十六尺,高四十五尺。三成成高 十五尺。上中二級,四面各一陛,下級方維八陛,周以 三壝,去丘五十步,中壝去內壝,外壝去中壝,各二十 五步,皆通八門。又為大營於外壝之外,輪廣三百七 十步,其營壍土廣一十二尺,深一丈四,而各通一門。」 又為燎壇於中壝之外,當丘之景地,廣輪三十六尺, 高三尺,四面各有陛,以蒼璧束帛。「正月上辛,祀昊天 上帝於其上,以高祖神武皇帝配,五精之帝從祀於 其中。丘,面皆內向。」日月、五星、北斗二十八宿、司中、司 命、司人、司祿、風師、雨師靈星,於下丘為眾星之位,遷 於內壝之中,合用蒼牲。九夕牲之旦,太尉告廟,陳幣 於神武廟訖,埋於兩楹間焉。「皇帝初獻太尉,亞獻光 祿,終獻司徒獻五帝,司空獻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太 常丞已下薦眾星。」其後諸儒定禮,圓丘改以冬至云。

高祖開皇 年定冬至圓丘祀典及朝賀之儀

按《隋書禮儀志》:「高祖受命,欲新制度,乃命國子祭酒 辛彥之議定祀典,為圓丘於國之南,太陽門外道東 二里。其丘四成,各高八尺一寸,下成廣二十丈,再成 廣十五丈,又三成廣十丈,四成廣五丈。冬至之日,祀 昊天上帝於其上,以太祖武元皇帝配五方上帝、日 月五星。內官四十二座,次官一百三十六座,外官一」 百一十一座,眾星三百六十座,皆從祀上帝、日月在 丘之第二等,北斗、五星、十二辰、河漢、內官在丘第三 等,二十八宿、中官在丘第四等,外官在內壝之內,眾 星在內壝之外。其牲,上帝、配帝用蒼犢二,五帝、日月 用方色犢各一,五星巳下用羊豕各九。 又按《志》,「冬 至文物充庭,皇帝出西房,即御座。皇太」子鹵簿至顯 陽門外入賀,復詣皇后御殿,拜賀訖,還宮。皇太子朝 訖,群官、客使入就位,再拜。上公一人詣西階解劍升 賀,降階帶劎,復位而拜。有司奏諸州表,群官在位者, 又拜而出。皇帝入東房,有司奏「行事訖」,乃出西房。坐 定,群官入就位,上壽訖,上下俱拜。皇帝舉酒,上下舞 蹈,三稱萬歲。皇太子預會。則設座於御東南、西向。群 臣上壽畢、入解劎以升。會訖先興

仁壽元年十一月己丑有事於南郊

按《隋書高祖本紀》云云。 按《禮儀志》。仁壽元年冬至。 祠南郊。置昊天上帝。及五方天帝位。並於壇上。如封 禪禮。

高祖武德 年冬至祭皇地祇於方丘神州地祇於北郊以景帝配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禮樂志》云云。

太宗貞觀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朔日南至有事於圓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