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2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聖主仁億兆之大端歟。

進授時曆經曆議表      前人

「協時正日,國政之大端;章往考來,曆書之明驗。一或 失應,眾所共瞻。豈天運之靡常,殆人為之未密。」昔稱 作者,初匪一家。其始也莫不精微,未幾則旋聞疏闊。 蓋由年拘積算,日括周分,不知闚測以考真,率多傅 會以求合。必欲行於永久,詎容失之毫釐。幸當累洽 之辰,共仰同文之治,事加詳覈,法貴變通。欽惟《憲天》 述道仁文義武大光孝皇帝陛下政順陰陽,德齊穹 壤,燭消息盈虛之理,得裁成輔相之宜。爰命文臣,若 稽乾象,晝則考求實晷,夜則揆度中星,察氣朔之後 先,定躔離之脁朒。精思密索,討本窮原,革前人苟簡 之規,成盛代不刊之典。其為要旨,具載成書。所有《授 時曆經》三卷,《立成》二卷,《轉神注式》一十三卷、《曆議》三 卷,已繕寫成二十一冊,隨表上進。干冒天威,不勝惶 懼震越之至。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頒授時曆詔         李謙

自古有國牧民之君,必以「欽天授時」為立治之本。黃 帝、堯、舜以至三代,莫不皆然。為日官者皆世守其業, 隨時考驗,以與天合,故曆法無數更之弊。及秦滅先 聖之術,每置閏於歲終,古法蓋殫廢矣。由兩漢而下, 立積年日法以為推步之準,因仍沿襲,以迄於今。夫 天運流行不息,而欲以一定之法拘之,未有久而不 「差之理。差而必改,其勢有不得不然者。今命太史院 作靈臺,制儀象,日測月驗,以考其度數之真。積年日 法皆所不取,庶幾脗合天運,而永終無弊。」乃者新曆 告成,賜名曰《授時曆》,自至元十八年正月一日頒行, 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與萬思節主事書     明唐順之

承示途中遇險及當局冷眼之說,足知新功,甚慰!甚 慰!熱處冷得,絕勝冷處冷得,然險處惶惑,原是易處 錯過,不曾做得工夫也。《易》論學每以涉川為說,故曰: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所謂終身之憂也。吾友閒居少 過,卻是不曾抖擻提醒精神,吾固預憂吾友涉川之 難,今吾友自知之矣。自此緊著功夫,常常從危處操 心,常如與天吳、河伯對壘,毀譽利害諸關,悉與照破, 即世間一切大川,何所不利涉也?先輩云:「聖人於困 險中有至樂,於安平中卻是有至憂。」然哉!吾每欲與 大洲兄相會,乃欲相與證明絕學,非曆數之謂也。然 曆數自郭氏以來,亦成三百餘年絕學矣。國初搜得 一《元統》,僅能於守敬下乘中下得幾「句註腳」,監中二 百餘年,拱手推讓,以為曆祖。吾向來病劇中,於此術 偶有一悟,頗謂神解,而自笑其為屠龍之技,無所用 之,亦歎世無可語者。近得來書,乃知復有透曉如大 洲者在也。一快一快!但不知大洲所謂透曉,而曆官 所不解者何所指耶?豈所謂曆理者,七政盈縮遲疾 之所以然?如《元史》所載王恂、李謙曆議,及緣督氏《革 象書》之類,獨能洞其精微,是曆官祗知其數,而吾輩 獨能明其理,遂指此為透曉,而曆官所不解者耶?蓋 昔者太史造曆,既以測定日躔盈縮,月離遲疾,去極 遠近,渾淪得一天體在胸膈中,而欲傳之形器之間 以為曆本,則是以數寸算子握住萬古宇宙轉運,蓋 甚難下手,此子長所謂《太初曆》既已測候,而姓與都 等不能為算之時也。古曆大衍為精,一行和尚藏卻 金針,世徒傳其《鴛鴦譜》耳。於是守敬獨得一法,曰弧 矢圜算。如所謂橫弧矢,立弧矢,赤道變為黃道,黃道 變為白道者,最為圓機活法。自此黃赤白三道之畸 零可齊,而氣朔之差可定。此法不惟儒生不曉,而三 百年來曆官亦盡不曉矣。今監中有一書頗祕,名曰 《曆源》者,郭氏作法根本,所謂弧矢圜術頗在焉。試問 之曆官,亦樂家一啞鐘耳。豈大洲所謂透曉而曆官 所不曉者,蓋謂此耶?若所指如前說,雖極精微幽眇, 猶是儒生套子;所指如後說,雖若《九九綴術》,乃是實 得也。煩問之大洲,求一轉語見示,當更有請教。夫六 藝之學,昔人以為數可陳而義難知,在今日曆家,卻 是義可知而數難陳。蓋得其數而不通其義者有之 矣。若謂得其理而不得其數,則施之實用,既無下手 處,而并其所謂義者,亦脫空影響,非真際也。雖然,今 曆家自謂得其數矣。今曆家相傳之數,如《曆經立成 通軌》云云者,郭氏之下乘也,死數也。《弧矢圜術》云云 者,郭氏之上乘也,活數也。死數,言語文字也。活數非 言語文字也。得其活數,雖掀翻一部曆經,不留一字, 盡創新法,亦可以不夫郭氏之意。得其死數,則挨牆 傍壁,轉身一步倒矣。夫知曆理又知曆數,此吾之所 以與儒生異也。知死數又知活數,此吾之所以「與曆 官異也。理與數非二也,數者理之實,致用處也。活數 死數非二也,死數者活數之所寄也。」近見一二儒者, 亦有意象數之學,然不得其傳,則往往以儒者範圍 天地之虛談,而欲蓋過。疇人布算積分之實用,不知 豈便吃爾?蓋過了也。從世儒生所論六藝,往往而然, 不特曆也。大洲其於吾言有合耶?否也?揚子雲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