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34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影寸千里」 ,故為東西所致之里數也。

其兩端,相去正東西,

「以繩至地」 ,所謂「兩端相直」 ,為東西之正也。

中,折之以指,表正南北。

所識兩端之中與表為南北之正。

加此時者,皆以《漏揆》度之,此東西南北之時。

冬至日加卯酉者,北極之正,東西日不見矣。以漏度之者,一日一夜百刻,從半夜至日中,從日中至夜半,無冬夏,常各五十刻。中分之得二十五刻,加極卯酉之時,揆亦度也。

其繩致地所識,去表丈三寸,故天之中,去周十萬三 千里。

《北極》東西之時,與天中齊,故以所望表勾為天之去周之里數;

何以知其南北極之時?以冬至夜半,北游所極也,北 過天中萬一千五百里;以夏至南游所極,不及天中 萬一千五百里。此皆以繩繫表顛而希望之。北極至 地所識丈一尺四寸半,故去周十二萬四千五百里; 過天中萬一千五百里,其南極至地所識九尺一寸 半,故去周九萬一千五百里,其南不及天中萬一千 五百里。此璿璣四極南北過不及之法,東西南北之 正勾。

以表為股,以影為勾。繩至地所,亦加矩中。徑二萬六千六百三十二里有奇。法列八十一萬里,以周東西七十八萬三千三百六十七里有奇減之,餘二萬六千六百三十三里。取一里破為一百五十六萬六千七百三十五,分減一十四萬三千三百一十一,餘一百四十二萬三千四百二十四,即徑東西二萬六千六百三十二里、一百五十六萬六千七百三十五分里之一百四十二萬三千四百二十四。

周去極十萬三千里,日去人十六萬七千里。《夏至》去 周一萬六千里。夏至日道徑二十三萬八千里,周七 十一萬四千里。春秋分日道徑三十五萬七千里,周 一百七萬一千里。冬至日道徑四十七萬六千里,周 一百四十二萬八千里。日光四極八十一萬里,周二 百四十三萬里,從周南三十萬二千里。

「影」 言正勾者,四方之影皆正而定也。

璿璣徑二萬三千里,周六萬九千里。此陽絕陰彰,故 不生萬物。

《春秋分》,謂之「陰陽之中」 ,而日光所照,適至璿璣之徑,為陽絕陰彰,故萬物不復生也。

其術曰:「立正勾定之。」

正四方之法也

「以日始出立表而識其晷,日入復識其晷。」晷之兩端 相直者,正東西也;中折之指表者,正南北也。極下不 生萬物,何以知之?

以何法知之也

冬至之日,去夏至十一萬九千里,萬物盡死。夏至之 日去北極十一萬九千里,是以「知極下不生萬物,北 極左右,夏有不釋之冰。」

「冰凍不解。」 是以推之。夏至之日。外衡之下為冬矣。萬物當死。此日遠近為冬夏。非陰陽之氣。爽或疑焉。

「春分、秋分,日在中衡」;「春分以往,日益北五萬九千五 百里而夏至;秋分以往,日益南五萬九千五百里而 冬至。」

并冬至、夏至,相去十一萬九千里;以往,日益北,近中衡;以往,日益南,遠中衡。

中衡去周七萬五千五百里。

影七尺五寸五分

中衡左右,冬有不死之草,夏長之類。

此欲以內衡之外,外衡之內,常為夏也。然其修《廣爽》,未之前聞。

此陽彰陰微。故「萬物不死。五穀一歲再熟。」

近日陽多農再熟

凡北極之左右,物有朝生暮獲。

獲,疑作「穫」 ,謂葶藶薺麥冬生之類。北極之下,從春分至秋分為晝,從秋分至春分為夜。物有朝生暮獲者,亦有春芻而秋熟,然其所育,皆是周地冬生之類,薺麥之屬。言「左右」 者,不在璿璣二萬三千里之內也。此陽微陰彰,故無夏長之類。

立「二十八宿以周天曆度」之法:

以,用也。列二十八宿之度,用周天。

《術》曰:「倍正南方。」

倍,猶背也。《正南方》者,二極之正南北也。

以正勾定之。

正勾之法:「日出入,識其晷。晷兩端相直者,正東西,中折之,以指表,正南北。」

即平地徑二十一步,周六十三步,令其平矩以水正。

如定水之平,故曰「平矩。」 以水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