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婦德,貞順婦言,辭令,婦容,婉娩婦功。
絲麻 。《周禮》:九嬪「掌婦學之法。」 《禮記昏義》:「古者婦人教以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 《後漢論》:「九嬪掌教四德 。」 班昭《女誡》曰:「女有四行:婦德、婦言、婦容、婦功 。」 干寶《晉紀》論「聞四教于古。」
《四科容悅》: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
「正身 」 ,《孟子章指》,凡此四科,優劣之差。
四戚:《周書》:「政有四戚:內姓外婚,朋友同里。」
四隱《呂氏春秋》「交友故舊邑里門郭。」
四民:士、農、工、商。 《齊語》管子曰:「四民者勿。」
使雜處 。《漢食貨志》:「學以居位曰士,闢土殖穀曰農,作巧成器曰工,通財鬻貨曰商。」
四不名:《說苑》:伊尹曰:「君之所不名臣者,四諸父。」
《諸兄》,先王之臣,盛德之士。
四擇劉敞《弟子記》:「君子有四擇,擇術然後學之。」
「擇師」 然後「傳之」 ,「擇交」 然後「親之 」 ,「擇君」 然後「事之。」
四常道。《禮記大傳》注:「四者人道之常。」親親,尊尊。
長長男女有別
四名天人、神人,至人聖人。 《莊子》注:凡此。
四名,一人耳,所自言之異。
四制:《禮記》:「喪有四制,恩禮節權。」
《四行》:事親孝,事君忠,交友信,居鄉悌 呂。
氏《春秋》尹文曰:「有此四行,可謂士乎。」
《鄉約四事藍田呂氏》,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
俗相交患難相恤
「四德」:《易》:乾、文:言:「元善」之長,春仁亨嘉之會,夏禮。
「利義」 之和,秋義;貞事之幹,冬智。
《太元經》:「罔北,冬直東,春蒙南,夏酋西,秋。」
冥北
四端,《孟子》:「人有四端:惻隱之心;仁之端,羞惡之。」
心,義之端,「辭讓之心,禮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四維《管子》「禮、義、廉、恥。」
四教:《論語》:「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堯四時欽明文思。」 《堯典》「欽」之一字,此書
中開卷第一義
四《勿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四無」,《論語》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史記》作「無。」
四教文中子弟凝御家以四教:勤、儉、恭、恕。
四重:重言,有法、重行、有德、重貌、有威、重好。
有觀 楊子《法言》,「取四重,去四輕,則可謂之人。」
師術有四。《荀子》:「尊嚴而」,「憚耆艾而」,「信誦說而。」
「《不陵》不犯」 ,知微而論。
四、教禁於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
節而施之謂「孫」 ,相觀而善之謂「摩。」 《學記》《大學》之法,此四者,教之所由興也。
《四益》張魏公浚戒子「無益之言,勿聽無益之事。」
勿為「無益之文,勿觀無益之友,勿親。」
四德張魏公《四德銘》「忠則順天,孝則生福,勤。」
則業進,儉則心逸 。《大戴禮》:孔子曰:「參乎中。」 夫四德者,孝德之始,弟德之序,信德之厚,忠
德之正
養生四印。《黃魯直詩》:「忍默平直。」
四可邵康節先生《四可吟》,可勉者行,可信者言。
可委者命可記者天
《曲禮四箴》:「敖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
「樂不可極 。」 張文定公方平以《曲禮》四句為四箴。
四持:《崔鶠德符》四持:「銘持。容持。忍持、默持。」
謙
四《易》楊子:「君子之道有四易,簡而易,行要而易。」
守炳而易見,法而易言。
《四經文子》:德、仁、義、《禮》
謙四益《漢藝文志》:「《易》一謙而四益。天道虧盈而益。」
《謙》「地道變盈」 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
道惡盈而好謙
君子四時《左傳》:子產曰:「朝以聽政,晝以訪問。」
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國語》,公父文伯母曰:「士朝而受業,晝而講貫,夕而習復,夜而計過。」
四氣:《素問·四氣調神論》:「春夜臥早起,廣步於庭。」
夏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冬》: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四關,《文子》《淮南子》:「四關心口耳目。」
四佐:《周禮》:「心有四佐,脾、腎、肝、肺。」
四無妄:邵康節先生《四無妄吟》:「耳無妄聽,目無。」
《妄顧》「口無妄言,心無妄慮。」
四代尚齒。《祭義》:「有虞氏貴德而尚齒,夏后氏貴。」
《爵而尚齒》,「殷人貴富而尚齒,周人貴親而《尚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