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1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丑,又犯。「十一月甲戌,入氐。」 又按志:「九月乙丑,熒惑 入太微,庚午出。十二月壬午犯氐。甲申又入。」 又按 《志》:「八月壬辰,填星入鬼,犯積尸氣。戊申犯鬼。十一月 丙辰又如之。」 又按《志》:「八月乙巳,太白入氐。」 又按 《志》:「五月乙亥,星出天市垣內東海,星慢流,炸作三小 星,有尾跡照地,大如盞口,青白色。八月丁未,星出」《貫 索》大星西北,急流至濁沒,有尾跡,照地明,大如太白, 色青白。

淳熙八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八年秋七月丙申,太白晝見經天。 乙巳,以星變,詔侍從臺諫兩省官條上時政闕失。」 按《天文志》:正月己未,月入東井。是歲凡六。二月丙申 入氐。四月戌午,六月癸丑皆入。三月己未入太微。閏 三月丁亥、八月庚午、十月癸巳又入。六月丁卯入畢。 八月壬戌、九月己丑皆入。 又按《志》:五月己卯,熒惑 入南斗。六月庚戌守箕。癸酉犯南斗。七月戌寅入南 斗。庚寅犯狗。九月戊寅,犯秦星。壬辰犯壁壘陣。「十月 辛酉,入羽林軍。」 又按《志》:「四月戌午,填星入鬼。」 又 按《志》:「五月甲辰,太白入東井。」 又按志:「七月丁丑,太 白犯填星。」 又按《志》:「六月壬申,太白與填星合於柳。」

又按《志》。「六月己巳。客星出奎宿。犯傳舍星。」 至明年。

正月癸酉,凡一百八十五日始滅。

淳熙九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九年六月庚申,太白晝見。甲子,太 白晝見,經天。九月癸巳,太白晝見。 按《天文志》:十一 月癸巳,月犯太白。 又按志:六月壬戌,月入畢。八月 己未,入東井。十二月己未,入氐。 又按志:十一月庚 申,歲星守諸王星。 又按志:十一月庚午,熒惑犯氐 距星,辛未入氐。十二月戊戌,犯鉤鈐。 又按志:「十一 月己丑,填星」留守權左角。 又按志:十一月乙亥,太 白入氐。 又按《志》:六月庚申,太白晝見,甲子經天。九 月癸巳,晝見。 又按《志》:「二月壬寅,熒惑與歲星合於 胃。」 又按志:二月丙寅,太白與熒惑合於昴。五月乙 亥,與填星合於柳。十一月乙亥,又與熒惑合於氐。 淳熙十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十年正月丙子, 月入東井。是歲凡二。三月乙酉入太微。三月丁丑、六 月庚子、七月丙寅、十一月壬午、閏十一月庚戌,皆入。 三月辛巳入氐。六月癸卯、七月辛未,皆入。九月癸酉 入羽林軍。十二月乙亥,犯權大星。 又按志:「七月己 巳,歲星犯天樽。」 又按志:「五月甲子,熒惑入羽林軍。 六月庚子,入壁壘陣。八月癸丑,又犯。九月戊辰,退入 羽林軍。」 又《按志》:「三月辛巳,填星留守權大星。十月 癸卯,犯太微上將。癸丑,入太微。十二月壬戌,犯上將。」

又《按志》,「閏十一月己亥,太白犯壁壘陣。」

淳熙十一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一年五月乙卯,太白晝見。 按 《天文志》:「正月己酉,月入氐。七月癸巳、八月庚申皆如 之。二月甲子,犯諸王。七月丁酉,犯南斗。十一月辛卯, 入羽林軍。」 又按志:「九月癸卯、十月辛巳,歲星皆犯 守權大星。」 又按志:「二月壬戌,熒惑犯諸王星。」 又 按志:「九月甲辰,填星入太微。十一月己亥,留守太微 垣。」 又按志:七月壬申,太白入東井。八月丁巳,犯權 大星。 又按志:五月乙卯,太白晝見。 又按志:七月 庚戌,太白犯歲星。 又按志:「三月甲寅,熒惑與歲星 合於井。」 又按志:七月壬寅,太白與歲星合於柳。八 月己卯,與填星合於翼。九月乙卯,與辰星、熒惑合於 亢。 又按志:「四月乙丑,星出自中天,慢流向東北方 沒,微有尾」跡,炸作小星相從有聲,明大如太白,色青 白。

淳熙十二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二年六月戊寅,太白晝見。秋七 月丁酉,太白晝見,經天。 按《天文志》:正月戊申,月入 南斗。八月癸酉,犯五諸侯。 又按志:「十月辛亥,歲星 犯太微右執法。」 又按志:「三月丁未,熒惑入羽林軍。」

又《按志》,「四月庚午。填星守太微垣右執法 。」 又按:

《志》:「六月癸酉,太白犯太微右執法。」 又按《志》。「六月戊 寅,太白晝見。七月丁酉,經天晝見,至八月壬申始滅。」

又《按志》。「六月癸酉,太白與填星合於翼。」

淳熙十三年,星變。

按《宋史孝宗本紀》:「十三年閏七月己未,五星皆伏。八 月乙亥朔,日月五星聚於軫。」 按《天文志》:「四月己巳, 月入羽林軍。五月甲申,入太微。七月甲申,犯心大星。」 「八月己卯亦如之。丁亥,犯南斗。」 又按志:「四月丙子, 熒惑犯輿鬼。」 又按志:「三月壬午,填星犯太微東上 相星。四月乙丑,入太微。乙巳留守太微垣。」 又按志: 「閏七月戊」午,五星皆伏。八月乙亥,七曜俱聚於軫。 又按《志》:「九月辛亥,星出,大如太白,色先赤後黃白,尾 跡約二尺,委曲如蛇行,類枉矢。」 按《王信傳》,信太常 少卿,兼權中書舍人。太史奏,「仲秋日月五星會於軫。」 信言:休咎之徵,史策不同。然五星聚者有之,未聞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