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0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也。月象強大之國,而金合之,秦師將勝焉。十二月,有 流星從天市垣西流,長且一丈,有尾跡。三年正月,渤 海王歡攻夏州,克之。十月丁丑,月犯火。占曰「大將有 𩰚死者。」十二月,大都督竇泰入潼關。明年,宇文泰距 擊,斬之。十月,遂及渤海王歡戰於沙苑,歡軍敗績,捕 虜萬餘。是月,獨孤信拔洛陽。按元象無二年三年恐此即天平二年之變存

以備考

天平三年春正月,月掩軒轅。十月,月犯熒惑。十一月, 熒惑犯歲星。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三年春正 月丁卯,月掩軒轅大星。十月丁丑,月在熒惑北,相去 五寸許。 又按《後志》:十一月熒惑犯歲星。占曰:「有內 亂臣謀主。」

《天平》四年正月,客星出紫宮。二月、八月,月再掩五車。 十一月,太白晝見。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四年二月 壬申,月掩五車東南星。庚辰,月連環暈北斗。八月癸 未,月掩五車東南星。 又按《後志》:正月,客星出於紫 宮。《占》曰:「國有大變。」二月壬申、八月癸未,月再掩五車 東南星。占曰:「兵起,道不通。」十一月,太白晝見。占曰:「軍 興為不臣。」

元象元年二月填星犯上相三月月掩軒轅填星又犯上相六月太白入東井七月太白在柳晝見八月大流星出房心十月月暈胃昴畢又暈太微軒轅角

軫:十一,月暈五車、東井、南、北河。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元象元年 三月丁卯,月掩軒轅大星。十月己亥,陰雲斑駁,月在 昴,暈胃、昴、畢。占曰:「大赦。」興和元年五月,大赦天下。丁 未,月在翼,暈太微軒轅左角軫二星。十一月庚午,月 在井,暈五車一星及東井南北河。占曰:「有赦。」興和元 年十一月,大赦改年。 按《後志》天平五年。即元象元年二 月庚戌,三月甲子,填星逆順行,再犯上相。上相,司徒 也。六月,太白入東井。占曰:「秦有兵,大臣當之。」至元象 元年七月,太白在柳,晝見。柳,河南也。八月辛卯,有大 流星出房心北,東南行,長且三尺,尾跡分為三段,軍 破為三之象也。先是,行臺侯景、司徒高昂圍金墉西, 帝及宇文泰自將救之。是月,陳於河陰,泰以中軍合 戰,大克,司徒高昂死之。既而左右軍不利,西師由是 敗績,斬將二十餘人,降卒六萬。是月,西帝大傅梁景 叡據長安反,關中大震,尋皆伏誅。

天平三年正月。元象元年三月,月再掩軒轅大星。是年,西帝廢皇后乙氏,立蠕蠕女為后。明年五月,火犯軒轅大星,既而乙氏遇害。其後蠕蠕后又死,乙氏為祟焉。元象元年十月,月犯昴,暈畢、胃;丁未,在翼,暈大星、軒轅左角;十一月,在井,暈五車、兩河東西主。凡三大赦。

興和元年二月火犯井四月火入鬼五月火犯軒轅八月月暈畢觜參五車九月月犯斗又掩昴十月彗出南斗按五月火犯軒轅占見元象元年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興和元年 八月辛丑,月在畢,暈畢、觜、參兩肩、五車。九月丁巳,月 在斗,犯魁第二星,相去三寸許,光芒相及。丁卯,月掩 昴。 又按《後志》:二月壬子,火犯井。占曰:「秦有兵亂,貴 人當之。」四月,又入鬼。亦兵喪之祥也。又土地之分也。

又按《後志》:「十月辛丑,有彗星出於南斗,長丈餘」 ,至

十一月丙戌,距太白三尺,長丈餘,東南指。二月乙卯, 至婁始滅。占曰:「彗出南斗之土,皆誅其上。」又吳分 始自微末,終成著大,而與兵星合焉。《天戒》若曰:「夫刦 殺之萌,其事出來漸矣,而人君辨之不早,終以兵亂 橫流,不可撲滅焉。」婁又徐方之次,亂之所自招也。 興和二年四月,金木相犯於奎,火木又相犯於奎。八 月,月犯心;十一月,太白與填星相犯於氐。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二年八月 己酉,月犯心中央大星。」 又按《後志》:「四月己丑,金木 相犯於奎,丙午,火木又相犯於奎。」奎為徐方,所以虞 蹶防之寇也。歲主建國之令,而省人君之差敗。火主 亂,金主兵,三精洊而聚謀,所以哀矜下土,而示驅除 之戒也。是時梁主衰老,太子賢明,而不能授之以政 焉。由是領軍朱昇等浸侵明福之權。至武定五年,侯 景竊河南六州而叛,又與連衡而附益之。是歲十二 月,梁師敗績於彭城,捕虜五萬餘級,江、淮之間,始蕭 然愁歎矣。明年,師大敗,陷溺以十萬數。景遂舉而濟 江,三吳大荒,道殣流離者大半,淮表二十六州,咸內 屬焉。昔三精聚謀於危,九年而高氏霸。至是聚謀於 奎而蕭氏亡。亦天之大數云爾。 又按《後志》,十一月 甲戌,太白在氐,與填星相犯。氐,鄭地也。

興和三年春正月,月在畢,暈東井、參、昴、五車。八月,月 暈畢、昴、婁、胃、五車。

按《魏書孝靜帝本紀》,不載。 按《天象前志》,三年春正 月辛巳,月在畢,暈東井、參兩肩、畢西轢、昴、五車五星。 占曰:「大赦。」武定元年正月,大赦改元。八月丁巳,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