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居不視事五日,降畿內因死罪,流以下釋之。罷諸 土木工,振河北流民過京師者。」 按《天文志》:「九月己 酉,月犯填星。」 又按志:正月癸丑,月犯角南星。二月 甲戌犯東井。戊子,犯牽牛。六月壬申又犯氐。七月丙 辰,犯畢。己卯犯東井。 又按《志》:八月庚午,歲星犯鉞。 十月丙寅又犯。 又按《志》:「三月甲辰,熒惑犯東井。」 又按《志》:「四月甲申夜漏欲盡,有星大如斗器,自北方 至于西南,光照地,有聲如雷,曳尾跡長數丈,久之散 為蒼白雲。」 按《鞠詠傳》,「詠為三司鹽鐵判官。天聖六 年夏,大星晝隕,有聲如雷。詠條五事上之。」
天聖七年,星變。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七年四月庚子, 月犯氐。六月庚戌,掩畢。九月壬申,犯畢距星。 又按 《志》:「八月己亥,歲星犯輿鬼。九月己未,犯積尸。」 又按 《志》:「七月壬午,熒惑犯井鉞。丙戌,又犯井距。」 又按志: 「五月己巳,太白犯畢距星。」 又按志:「五月辛未,太白 犯填星,在畢宿一度半。」 又按志:「二月乙丑,星出天 乳,貫天市入濁。」
天聖八年,星變。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八年六月乙巳, 月犯畢。十月甲午,掩畢柄第二星。 又按志:「九月丁 未,歲星犯軒轅。」 又按志:正月己卯,熒惑犯東井。 又按志:四月辛亥,太白犯輿鬼。 又按志:四月壬寅, 辰星犯鬼尸。 又按志:六月乙酉,太白犯熒惑。 又 按志:「二月丁酉,星出軒轅大星側,如杯,速行至器府 沒。」
天聖九年,星變。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天文志》:「九年八月辛丑, 月犯軒轅大星。」「九月壬戌,犯畢。十月戊戌,犯右執法。 十一月甲申,掩畢大星。丁酉,犯氐。」 又按志:「九月,熒 惑犯輿鬼。丁巳、壬戌,犯積尸。」 又按志:「十月戊戌,歲 星犯左執法。」
明道元年星變
按《宋史仁宗本紀》,「明道元年秋七月丁酉,太白晝見, 彌月乃滅。」 按《天文志》:「九月戊子,月犯填星。」 又按 《志》:「二月丙午,月犯畢大星。六月壬戌,又犯。七月壬辰, 犯東井。九月癸巳,入太微。十月乙卯,犯鬼西南星。十 一月戊子,犯謁者。」 又按志:「正月辛巳,歲星掩左執 法。五月戊戌,犯太微左執法。」 又按《志》:「正月庚子,熒 惑犯輿鬼」東北星,「二月甲辰,掩鬼。」 又按志:「二月庚 午,太白犯五車。六月乙丑,犯東井。八月壬子,掩軒轅 左角。九月丙子,犯左執法。」 又按《志》:「七月太白晝見 三十日。」 又按志:「六月乙巳,客星出東北方,近濁,有 芒彗,至丁巳凡十三日沒。」 又按志:「三月癸巳,星出 中台,貫北河入東井沒,炸烈有聲,明燭地。食頃。又有 星出」天市垣宗人側,東流入濁。四月乙巳,星出貫索, 大如杯,沒於鉤陳側,光照地。八月癸亥,星出天船,近 鉤陳沒,明燭地。乙丑,星出胃,大如杯,有尾跡,西北緩 行,迸為六七小星相隨沒於大陵,明燭地。丙寅,星出 營室,西南速行,至危沒良久,又有星出天園,至天社 沒,光燭地。九月丙子,星出婁,沒於雲雨側,尾跡久方 散。食頃,又有星出天大將軍,近奎沒,尾跡久方散,明 燭地。續又星出北辰西北速行,至內階沒。又有星出 天苑,沒於天園,明燭地。
明道二年,星變。
按《宋史仁宗本紀》:二年二月戊戌,含譽星見。冬十月 癸巳朔,太白犯南斗。十一月癸亥,太白犯南斗。 按 《天文志》:「二月辛丑,月入畢口。八月己亥,入氐。九月戊 子,入太微。十二月丁未,犯積尸。」 又按志:「八月癸卯, 熒惑犯積尸。」 又按志:「七月癸巳,填星犯鬼。十二月 壬子又犯。」 又按志:「八月戊午,太白犯房。」十月癸巳, 犯南斗。十一月癸亥,又犯。 又按《志》,「二月戊戌,含譽 星見東北方,其色黃白,光芒長二尺許。」
景祐元年星變
按《宋史仁宗本紀》,「景祐元年八月壬戌,有星孛於張、 翼。甲子,月犯南斗。辛未,以星變,大赦,避正殿,減常膳。」 九月丙午,熒惑犯南斗。 按《天文志》:「閏六月丁卯,月 掩東咸。庚辰,犯畢。八月甲子,犯南斗。十一月庚戌,犯 房。十二月壬申,入太微。」 又按志:「正月己巳,歲星犯 東咸。四月丙申,犯鉤鈐。戊申,犯房。甲寅,掩房上相。七 月戊」子,犯房。 又按志:「四月辛亥,熒惑犯太微上將。 五月壬申,犯右執法。丁亥犯左執法。八月戊午,犯房。 丁卯犯東咸。甲申犯天江。九月丙午,犯南斗。」 又按 志:「正月丁卯,填星犯南斗,又犯鬼。三月戊子,又犯。」 又按志:「閏六月庚辰,太白犯填星。十一月甲寅,又犯 熒惑。」 又按志:「八月壬戌夜,有星孛於張翼,長七尺, 闊五寸,十二日而沒。十二月己未夜,有星出外屏,有 芒氣。」 又按《志》,「八月己卯,星出東井,行至廁星沒,尾 跡久,方散,明燭地。乙酉,星出北斗魁西北,速行入紫 微東南垣沒。又有星出文昌西北,速行至紫微鉤陳 沒,尾跡久,方散,明燭地。九月丁亥,星出天津,如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