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1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異記》無可錄者。秦始皇之時十五年,彗星四見,久者 八十日,長或竟天。其後秦遂以兵滅六王,并中國,外 攘四裔,死人如亂麻,因以張楚並起。三十年之間,兵 相駘藉,不可勝數。自蚩尤以來,未嘗若斯也。項羽救 鉅鹿,枉矢西流,山東遂合,從諸侯西坑秦人,誅屠咸 陽。漢之興,五星聚于東井、平城之圍。月暈參畢七重, 諸呂作亂。日蝕,晝晦,吳、楚七國叛逆。彗星數丈,天狗 過梁野,及兵起,遂伏尸流血。其下《元光》《元狩》,蚩尤之 旗再見,長則半天。其後京師師四出。越之亡,熒惑守 斗,朝鮮之拔,星茀于河,戒兵征。大宛星茀招搖。此其 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由是觀之,未有 不先形見而應隨之者也。夫自漢之為天數者,星則 唐都,氣則王朔,占歲則魏鮮。故甘、石曆五星法,唯獨 熒惑有反逆行。逆行所守及他星逆行,日月薄蝕,皆 以為占。余觀《史記》考行事,百年之中,五星無出而不 反逆行。反逆行嘗盛大而變色,日月薄蝕,行南北有 時,此其大度也。故紫宮、房、心、權衡、咸池、虛、危列宿部 星,此天之五官坐位也,為經不移徙,大小有差,闊狹 有常。水火、金、木、填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為經緯,見 伏有時,所過行贏縮有度。日變修德,月變省刑,星變 結和。凡天變過度,乃占「國君彊大有德者昌,弱小飾 詐者亡。」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 下無之。夫常星之變希見,而三光之占,亟用。日月暈 適雲風,此天之客氣,其發見亦有大運。然其與政事 俯仰,最近大人之符,此五者天之感動。為天數者,必 通三五,終始古今,深觀時變,察其精粗、則天官備矣。

後漢王充論衡

《變虛篇》

《傳書》曰:宋景公之時,熒惑守心。公懼,召子韋而問之 曰:「熒惑在心,何也?」子韋曰:「熒惑,天罰也;心,宋分野也, 禍當君。雖然,可移於宰相。」公曰:「宰相,所使治國家也, 而移死焉,不祥。」子韋曰:「可移於民。」公曰:「民死,寡人將 誰為也?寧獨死耳。」子韋曰:「可移於歲。」公曰:「民饑必死, 為人君而欲殺其民以自活也,其誰以我為君者乎? 是寡人命固盡也,子毋復言。」子韋退走,北面再拜曰: 「臣敢賀君。天之處高而耳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 三賞君。今夕星必徙三舍,君延命二十一年。」公曰:「奚 知之?」對曰:「君有三善,故有三賞。星必三徙,三徙行七 星,星當一年,三七二十一,故君延命二十一歲。臣請 伏於殿下以伺之。星必不徙,臣請死耳。」是夕也,火星 果徙三舍。如子韋之言,則延年審得二十一歲矣。星 徙審則延命,延命明則景公為善,天祐之也,則夫世 間人能為景公之行者,則必得景公祐矣。此言虛也。 何則?皇天遷怒,使熒惑本景公身,有惡而守心,則雖 聽子韋言,猶無益也。使其不為景公,則雖不聽子韋 之言,亦無損也。齊景公時有彗星,使人禳之,晏子曰: 「無益也,祇取誣焉。天道不闇,不貳其命,若之何禳之 也?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穢也。君無穢德,又何禳焉?若 德之穢,禳之何益?《詩》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 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君無回德,方國將 至,何患於彗?《詩》曰:『我無所監,夏后及商。用亂之故,民 卒流亡。若德回亂,民將流亡,祝史之為,無能補也』。」公 說乃止。齊君欲禳彗星之凶,猶子韋欲移熒惑之禍 也。宋君不聽,猶晏子不肯從也。則齊君為子韋,晏子 為宋君也。同變共禍,一事二人。天猶賢宋君,使熒惑 徙三舍,延二十一年獨不多。一作為晏子使彗消而增 其壽何?天祐善,偏駮不齊,一也。人君有善行,善行動 於心,善言出於意,同由共本,一氣不異。宋景公出《三 善言》,則其先三善言之前必有善行也。有善行必有 善政,政善則嘉瑞臻,福祥至。熒惑之星,無為守心也。 使景公有失誤之行,以致惡政,惡政發則妖異見。熒 惑之守心,桑榖之生朝高宗,消桑榖之變,以政不以 言,景公卻熒惑之異,亦宜以行。景公有惡行,故熒惑 守心,不改政脩行,坐出三善言,安能動天?天安肯應? 何以效之?使景公出三惡言,能使熒惑守心乎?夫三 惡言不能使熒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熒惑退徙三 舍?以三善言獲二十一年,如有百善言,得千歲之壽 乎?非天祐善之意,應誠為福之實也。《子韋》之言:「天處 高而聽卑,君有君人之言三,天必三賞君。」夫天,體也, 與地無異。諸有體者,耳咸附於首,體與耳殊,未之有 也。天之去人,高數萬里,使耳附天,聽數萬里之語,弗 能聞也。人坐樓臺之上,察地之螻蟻,尚不見其體,安 能聞其聲?何則?螻蟻之體細,不若人形大,聲音孔氣 不能達也。今天之崇高非直樓臺,人體比於天,非若 螻蟻於人也。謂天非若螻蟻於人也。謂天聞人言隨 善惡為吉凶,誤矣。人不曉天所為,天安能知人所行, 使天體乎?耳高不能聞人言,使天氣乎?氣若雲煙,安 能聽人辭說。《災變之家》曰:「人在天地之間,猶魚在水 中矣。其能以行動天地,猶魚鼓而振水也,魚動而水 蕩氣變」,此非實事也。假使真然,不能至天。魚長一尺, 動於水中,振旁側之水,不過數尺,大若不過與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