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46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庶徵典

 第一百二十二卷目錄

 山異部彙考一

  周禮春官大司樂

  春秋緯感精符

  山海經中山經

  婁元禮田家五行論山

  觀象玩占山崩 山雜變

  管窺輯要

 山異部彙考二

  夏后氏帝癸一則

  商帝辛一則

  周襄王一則 定王一則

  漢高后一則 文帝一則 成帝建始一則 河平一則 元延一則

  後漢和帝永元二則 殤帝延平一則 安帝永初一則 延光三則 桓帝建和一則

  和平一則 永興一則 永壽一則 延熹二則 靈帝光和一則 獻帝初平一則 建

  安一則

  魏陳留王咸熙一則

  吳大帝赤烏一則

  晉武帝泰始二則 太康二則 惠帝元康一則 懷帝永嘉二則 元帝太興四則 成

  帝咸和一則 穆帝永和二則 哀帝隆和一則 孝武帝寧康一則 安帝義熙一則

  南齊高帝建元一則 武帝永明一則

  北魏太祖天賜一則 世祖太延一則 世宗景明二則 正始一則 延昌一則

  隋文帝開皇一則 仁壽一則 煬帝大業一則

  唐高祖武德一則 太宗貞觀一則 中宗嗣聖二則 元宗開元一則 天寶一則 代

  宗大曆二則 德宗建中二則 憲宗元和二則 僖宗光啟一則

  後唐明宗長興一則

  後周太祖廣順一則 世宗顯德一則

  遼聖宗太平一則

  宋太宗雍熙一則 淳化一則 真宗咸平四則 景德一則 天禧一則 神宗熙寧二

  則 哲宗元祐一則 光宗紹熙二則 寧宗慶元一則 嘉泰一則 嘉定二則 理宗寶

  慶一則 度宗咸淳一則

  元世祖至元三則 成宗大德二則 武宗至大一則 仁宗延祐五則 英宗至治二則

  泰定帝泰定三則 文宗至順二則 順帝元統一則 至元三則 至正十三則

  明成祖永樂一則 英宗正統二則 天順二則 憲宗成化六則 孝宗弘治六則 武

  宗正德二則 世宗嘉靖二十則 穆宗隆慶五則 神宗萬曆十四則 熹宗天啟三則

  愍帝崇禎六則

 山異部總論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春秋四傳僖公十四年 成公五年

  搜神記

 山異部藝文

  陽山          後漢黃憲

  為涇州李使君賀慶山表   唐崔融

 山異部紀事

 山異部雜錄

庶徵典第一百二十二卷

山異部彙考一

《周禮》

《春官》

《大司樂》,「凡四鎮、五嶽崩,令去樂。」

四鎮:山之重大者,謂揚州之會稽,青州之沂山,幽州之醫無閭,冀州之霍山。五嶽:岱在兗州,衡在荊州,嵩在豫州,華在雍州,恆在并州。

《春秋緯》

《感精符》

「《山冬》大霧十日已上不除者,山崩」之候。

《山海經》

《中山經》

態「山有穴焉,恆出神人,夏啟而冬閉」,是穴也,冬啟乃 必有兵。

今「鄴西北有鼓山,下有石鼓,象懸著山旁,鳴則有軍事」,與此穴殊象而同應。

《婁元禮田家五行》

《論山》

久雨在半山之上,山水暴發,一月則主山崩,卻非尋 常之水。

《觀象玩占》

《山崩》

「山崩。」《五行傳》曰:「陰乘陽,弱勝強,厥妖山崩。山崩者,離 散之象。」《災異書》曰:「山者,宰相之位;山崩者,宰相失職 也。」劉向曰:「山崩者,臣下皆叛,散落不事其上之象。」《春 秋運斗樞》曰:「山崩者,陰毀失墓。」《春秋考異郵》曰:「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