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珠泉, 在會稽縣少微山,齊祖之《家山十詠泉》其 一也。
龍泉 在餘姚縣龍泉山之趾。宋高宗飲之甘,因取 十甕以去。
「杖錫泉」 在新昌縣沃洲山下。唐僧靈徹之故跡。
台州府
仁泉 在臨海縣東北三十里弘光寺後,大旱不涸, 灌田千餘畝,俗名《旋塘》。
楓山泉 在臨海縣海門白峰山頂。廣盈四丈,深丈 有咫。寒冽甘潔,湛碧浮藍。在山巔而不涸,近海畔而 不鹹。
卓錫泉 在天台縣智者嶺,智者註《涅槃經》處。
金華府
月泉 在浦江縣西二里,源出縣北仙華之下,其泉 視月盈虛為消長。
孝感泉 在浦江縣。按《圖經》「在白麟溪側。初鄭綺母 張性嗜溪水,值旱,鑿數仞不得泉,綺乃慟哭,三日不 息,水為湧出,人以為孝感所致。」
嚴州府
玉泉 在府東北七里烏龍山麓。昔人甃石為瀑,流 如噴玉。傍有石佛,歲久漸長,是為息石。《圖經雜錄》云: 「玉泉出烏龍山之麓,其水甘香宜茶。」殆所謂乳泉、石 池漫流者耶?宋時,嘗搆玉泉亭於其上。
溫州府
寒瀑泉 在平陽縣白雲山,兩柱對屹,類天台雙闕, 而高過之,泉注其巔,飛流濺沫,常如梅雨,下為龍湫。 雷分泉 在泰順縣天湖山之北。昔歲旱,耕者爭決 致𩰚,忽大風震雷,中分其水,爭乃止。
《江西通志》
南昌府
馬跑泉淺沙泉 在府城北,舊薦福院敷佑廟壇下。 北曰馬跑,水極清冷;南曰淺沙,深纔二尺,歷冬夏不 竭。宋嘉祐中,知洪州程師孟於二泉間建堂,曰「雙泉。」 邑人潘興嗣為記。
孝感泉 在豐城縣西南八十里聖乘院內。宋紹興 元年,少卿曹戩寓此。其母喜茗飲,初無井,戩齋戒虔 誠祝斸地尺餘,泉忽湧出,人以「孝感」目之。
給事泉 在豐城縣西南八十里智度院。泉清淺甘 寒。宋紹興間,胡給事安國與子寅偕來寓居,愛其泉 美,常汲之,故名。
饒州府
佛指泉, 在浮梁縣西隅能仁寺前。井底有石指泉, 從上湧出,水甘冽,冬夏不竭。
膽泉 有二,一在德興縣東銀山下,一在縣東六都 銅山下。以泉浸鐵,數日輒類朽木,取以刮其屑,煆煉 成銅。後如法浸之,不驗。
暖泉 在德興縣二十三都新村坂。有田百所,常苦 亢旱,業人虛納國課。明宣德間,里人汪志宗夜夢神 人告曰:「爾饅頭㠑田下有黃金百斤。」次早攜鋤掘之, 甘泉湧出,涓涓不息。其泉冬月熱如釜,水灌田數百 餘畝,雖亢旱不憂。
廣信府
陸羽泉 在府城北茶山寺。唐陸羽寓其地,即山種 茶,烹以是泉,故名。
生生泉 在府治。明吉水羅洪先有記。
寒泉 在玉山縣東三十五里石馬頭。水極清冷,故 名。徐與善詩:「百尺青煙飲碧流,涓涓湧地曉花浮。寒 空石骨飛瓊雪,冷性雲根漾素秋。」
卓錫泉 在永豐縣周安鄉博山寺後唐韶國師開 基於此,因無水卓錫得泉,故名。
瓢泉 在鉛山縣東二十五里,形如瓢。宋辛棄疾得 而名之,因賦《水龍吟》。
南康府
谷簾泉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康王谷。其水如簾,布 巖而下三十餘派。唐陸羽《茶經》:「品為天下第一。」 潮泉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雞籠山澗中。其泉一日 三潮,朔望尤大。
雲液泉 在府城西三十五里。山多雲母石,泉甘且 清。蓋雲母滋溢所致,故名。
「野老泉」 在都昌縣治南,清隱寺山頂。水出石罅中, 清冽甘潔,大旱不涸。宋蘇軾、蘇轍、黃庭堅嘗遊此,故 名。
卓劍泉 在建昌縣南四十里廣福觀。世傳許遜斬 蛟淬劍於此。
九江府
虎跑泉 在東林寺後山舍利院塔左。惠遠與社賢 遊上方,患水遠,有虎跑石出泉。
卓錫泉 在東林寺。周景式《廬山記》:「諸道人行十地, 息此而渴。遠法師以杖卓地,泉出。」
聰明泉 在東林寺。陳舜俞《廬山記》:「遠公與殷仲堪 論道,殷才辨縱橫,遠指泉謂曰:『君侯聰明若斯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