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3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名曰「洗腸」,勿令腹空,空則更服。人皆懼此,然嘗試 有效。但身冷力弱者,防致藏寒,當以意消息之。

《阿井泉氣味》

甘鹹平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下膈疏痰、止吐。」

發明

李時珍曰:阿井在今兗州陽榖縣,即古東阿縣也。沈 括《筆談》云:「古說濟水伏流地中,今歷下凡發地,皆是 流水。」東阿亦濟水所經,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其性 趨下,清而且重,用攪濁水則清,故以治淤濁及逆上 之痰也。又青州范公泉,亦濟水所注。其水用造白丸 子,利膈化痰。《管子》云:「齊之水,其泉清白,其人堅勁,寡」 有疥瘙,終無痟酲,水性之不同如此。陸羽《烹茶》,辨天 下之水性美惡,烹藥者反不知辨,此豈不戾哉!

《乳穴水集解》

陳藏器曰:「近乳穴處流出之泉也。人多取水作飲,釀 酒大有益。其水濃者,秤之重於他水,煎之上有鹹花, 此真乳液也。」

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久服,肥健人,能食,體潤不老,與鍾乳同功。」

《田藝蘅煮泉小品》

《源泉》

積陰之氣為水。水本曰源。源曰泉。水本作象眾水 並流中有微陽之氣也,省作「水。」「源」本作「原」,亦作從 泉出厂下厂,山岩之可居者省作「原」,今作「源」,「泉」本作 「本」,象水流出成川形也。知三字之義而泉之品思過 半矣。

山下出泉曰蒙。蒙,穉也。物穉則天全,水穉則味全。陸 鴻漸曰:「山水上其曰乳泉石池漫流者,蒙之謂也。其 曰瀑湧湍激者,則非蒙矣。故戒人勿食。」

混混不舍,皆有神以主之,故天神引出萬物。而《漢書》 三神,山嶽其一也。

源泉必重,而泉之佳者尤重。餘杭徐隱翁嘗為余言, 「以鳳凰山泉較阿姥墩、百花泉便不及五錢」,可見泉 源之勝矣。

「山厚者泉厚,山奇者泉奇,山清者泉清,山幽者泉幽」, 皆佳品也。不厚則薄,不奇則蠢,不清則濁,不幽則喧, 必無佳泉。

《石流》

石,山骨也;流,水行也。山宣氣以產萬物,氣宣則脈長, 故曰山水上。《博物志》:「石者,金之根甲,石流精以生水。」 又曰:「山泉者,引地氣也。」

泉非石出者必不佳,故楚詞云:「飲泉石兮蔭松柏。」皇 甫曾《送陸羽》詩:「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梅堯臣《碧 霄峰茗》詩:「烹處石泉嘉。」又云:「小石冷泉留早味。」誠可 謂賞鑑矣。

《咸》,感也。山無澤則必崩,澤感而山不應,則將怒而為 洪。

泉往往有伏流沙土中者,挹之不竭則可食,不然則 滲瀦之潦耳。雖清勿食。

流遠則味淡,須深潭停畜,以復其味,乃可食。

泉不流者,食之有害。《博物志》:「山居之民,多癭腫疾。」由 於飲泉之不流者。

《泉湧出》曰濆。在在所稱「珍珠泉」者,皆氣盛而脈涌耳, 切不可食,取以釀酒,或有力。

泉有或涌而忽涸者,氣之鬼神也。如劉禹錫詩「沸井 今無湧」是也。否則,徙泉喝水,果有幻術邪?

泉縣出曰沃,暴溜曰瀑,皆不可食。而廬山水簾、洪州 天台瀑布,皆入水品,與《陸經》背矣。故張曲江《廬山瀑 布》:「吾聞山下蒙,今乃林巒表。物性有詭激,坤元曷紛 矯。默然置此去,變化誰能了?」則識者固不食也。然瀑 布實山居之珠箔錦幕也,以供耳目,誰曰不宜?

《清寒》

「清朗」也,靜也,澄水之貌。「寒冽」也,凍也,覆冰之貌。泉不 難於清而難於寒。其瀨峻流駛而清,岩奧陰積而寒 者,亦非佳品。

石少土多,沙膩泥凝者,必不清寒。

《蒙》之象曰「果行」,「井」之象曰「寒泉」,不果則氣滯而光不 澄,不寒則性燥而味必嗇。

冰,堅水也,窮谷陰氣所聚,不洩則結而為伏陰也。在 地英明者,惟水,而冰則精而且冷,是固清寒之極也。 謝康樂詩:「鑿冰煮朝飧。」《拾遺記》:「蓬萊山冰水飲者千 歲。」

「有黃金處,水必清;有明珠處,水必媚;有孑鮒處,《水必 腥腐》;有蛟龍處,水必洞黑。」媺惡,不可不辨也。

《甘香》

甘,美也。香,芳也。《尚書》云:「稼穡作甘黍。」甘為香。黍惟甘 香,故能養人;泉惟甘香,故亦能養人。然甘易而香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