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5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曲郵。」 《史記》曰:白起死處。《三秦記》曰:「長安城西有九崚山,西有杜山。杜預曰:畢國在西北。霸陵有枳道亭,有長門亭。」 《前書》:秦王子嬰降於軹道旁。《地道記》曰:霸水西。《前書》:「文帝出長門,若見五人於道北,立五帝壇。」

杜陵酆在西南。杜預曰:「古唐杜氏也。」 杜預曰:「在鄠縣東。」 《決錄注》曰:「鎬在酆水東,酆在鎬水西,相去二十五里。」

鄭《史記》:「殺商君。」 鄭黽池,鄭桓公封於此。《黃圖》云:「下邽縣并鄭。桓帝西巡,復之。」

新豐有驪山,東有鴻門亭及戲亭,有嚴城。杜預曰:古驪戎國。韋昭曰:戎來居此山,故號驪戎。《三秦記》曰:始皇墓在山北,有始皇祠,不齋戒,往即疾風暴雨,人欲上則杳冥失道。縣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時,白鹿出。案《關中圖》,縣南有新豐原。白鹿在霸陵。前書高帝見項羽處。孟康曰:在縣東七十里,舊大道北下坂口名。《關中記》云:「始皇陵北十餘里有謝聚。」 蘇林曰:「縣東南四十里。」

藍田出美玉。《三秦記》曰:「有川方三十里,其水北流,出玉銅鐵石。」 《地道記》:有虎候山。

長陵故屬馮翊。蔡邕作《樊陵頌》云:「前漢戶五萬,口有十七萬,王莽後,十不存一。永初元年,羌戎作虐,至光和領戶不盈四千。園陵蕃衛粢盛之供,百役出焉。民用匱乏,不堪其事。」

商,故屬弘農。《帝王世紀》曰:「契所封也。」 《左傳》哀四年,「將通於少習。」 杜預曰:少習縣東之武關。

上雒侯國。有冢領山,雒水出,故屬弘農。有菟和山。有蒼野聚。《山海經》曰:「雒水出護舉之山。」 案《史記》云:「雒水出熊耳。」 《山海經》曰:「雒出王城,南,至相谷西,東北流,去虎牢城西四十里。」 注河口,謂之雒汭。《左傳》哀四年,楚司馬軍於菟和。《左傳》曰:昭四年,楚左師軍蒼野。杜預曰:「在縣南。」

陽陵故屬馮翊

左馮翊十三城,戶三萬七千九十,口十四萬五千一 百九十五。秦屬內史,武帝分,改名。雒陽西六百八 十八里。《決錄注》曰:「馮,馮也;翊,明也。」潘岳《關中記》曰:「三 輔舊治長安城中,長吏各在其縣治民。光武東都之 後,扶風出治槐里,馮翊出治高陵。」

高陵

《池陽爾雅》十藪:「周有焦穫。」 郭璞曰:「將瓠中是也。」 《地道記》曰:「有巀嶭山,在北有鬼谷,生三所氏。」 案《史記》鬼谷在潁川陽城,與地記不同。

雲陽有荊山。《帝王世紀》曰:「禹鑄鼎於荊山,在馮翊懷德之南。」 今其下荊渠也。

祋祤《永元九》年復。頻陽。

萬年《帝王世紀》曰:「秦獻公都櫟陽是也。」

蓮勺

重泉

臨晉。本大荔。有河水祠。有芮鄉。有王城。古芮國與虞相讓者。《史記》曰:「秦厲恭公伐大荔,取其王城」 ,即此城也。《左傳》:晉陰飴甥與秦伯盟王城。杜預曰:後改為武鄉,在縣東。

郃陽永平二年復

夏陽有梁山、龍門山。《詩》云:「奕奕梁山。」 在縣西北。《公羊傳》曰:河陽之山也。杜預曰:古梁國。《史記》曰:本少梁。《爾雅》曰:梁山,晉望也。《書》曰:「導河積石,歷龍門。」 太史公曰:遷生龍門。韋昭曰:在縣北。

衙,《左傳》文二年,「晉敗秦于彭衙。」 《皇覽》曰:「有蒼頡冢在利陽亭南,墳高六丈。」

粟邑永元九年復

右扶風十五城,戶萬七千三百五十二,口九萬三千 九十一。秦屬內史,武帝分,改名。《決錄》曰「扶風化」也。

槐里周曰犬丘,高帝改安陵,又名廢丘,周懿王章邯所都。《皇覽》曰:「縣西北畢陌,秦武王冢。」

平陵

茂陵

鄠,豐水出。有甘亭。古扈國。《左傳》曰:「康有酆宮之朝。」 杜預曰:「有靈臺,康王於是朝諸侯。」 《帝王世紀》曰:在縣南。夏啟伐扈,大戰于甘。又南山有王季冢。郿有邰亭。《史記》曰:「封棄於邰。」 徐廣曰:「今斄鄉。」 又案《王忳傳》,「郿之斄亭,為冤鬼報戮故亭長者也。」 秦是滎縣,後省。《帝王世紀》曰:「秦出公徙平陽。」 《新論》曰:「邰在漆縣,其民有會,日以相與,夜中市,奴不為,則有災咎。」

武功永平八年復。有太一山,本終南垂山,本敦物。有斜谷,前志在縣東。《西征賦注》曰:「褎斜谷在長安西南。南口褎,北口斜,長百七十里,其水南流。」 陳倉,《三秦記》曰:「秦武公都雍,陳倉城是也。有石鼓山,將有兵,此山則鳴。」

汧有吳嶽山,本名汧汧,水出。有回城,名「回中」 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