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本狄,安帝更名。《地道記》曰:「狄伐衛,懿公千乘。」
高菀
樂安
博昌有薄姑城。有貝中聚,有時水。《左傳》,姑氏。杜預曰:薄姑地。《左傳》:齊侯田于貝丘。杜預曰:「縣南有地,名貝丘。」 《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杜預曰:時水在縣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蓼城侯國 。杜預曰:「縣東北有攝城。」
利故屬齊
益侯國故屬北海
壽光故屬北海。有灌亭。古灌國。
北海國十八城,戶十五萬八千六百四十一,口八十 五萬三千六百四。景帝置。建武十三年有菑川、高 密、膠東三國,以其縣屬。
劇有「《紀亭》《古紀國》。」
營陵
平壽有斟城。有寒亭。古寒國,浞封此。杜預曰:「有斟亭。古斟國,故縣,後省。」
都昌 《左傳莊元年》,齊遷紀之鄑城。《地道記》曰:「鄑城,在縣西。」
安丘有渠丘亭。《地道記》曰:「有渠丘城。」
淳于永元九年,復。有密鄉。《左傳》隱二年紀「莒盟密。」 故密鄉在縣東北,後省。
平昌,侯國,故屬琅邪。有蔞鄉。《左傳》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杜預曰:縣西南有婁亭。朱虛,侯國,故屬琅邪,永初元年屬。《左傳》莊元年,齊遷紀郚。杜預曰:朱虛縣東南有郚城。《鄭志》曰:「有小泰山。」 公玉帶曰:岐伯令黃帝封泰山,即此山也。東安平,故屬菑川,六國時曰安平。有酅亭故兆。《左傳》莊三年,紀季以酅入「于齊。」 《地道記》。有羌頭山。高密,侯國。
昌安侯國安帝復
《夷安》侯國,安帝復。
膠東侯國
即墨侯國。有棠鄉。《左傳》襄六年,「圍棠。」 杜預曰:「棠國也。」
壯武安帝復 故夷國。《左傳隱元年紀》:「伐夷下密,安帝復。」
《拒 地道記》曰:「養澤在西幽州藪,有萊山,萊主祠觀陽。」
東萊郡十三城,戶十萬四千二百九十七,口四十八 萬四千三百九十三。高帝置。雒陽東三千二百二 十八里。
《黃 地道記》曰:「縣東二百三十里,至海中連岑有土道,秦始皇豋此山,刻二碑。東二百三十里有始皇、漢武帝二碑。」
牟平
《惤侯國 地道記》曰:有百枝萊君祠。《三齊記》曰:南有蹲犬山,似犬蹲,有神。劉寵出西都,經此山,山犬吠之,寵曰:「山神謂我人也。」
曲成侯國 ,前書禱。《萬里沙》在縣。
掖侯國。有過鄉,故過國。
當利侯國
東牟侯國
昌陽
盧鄉
長廣故屬琅邪
黔陬侯國,故屬琅邪。有介亭。《左傳》襄二十四年,伐莒,侵介根。杜預曰:「縣東北計基城,號介國。」 葛盧有尤涉亭。
不期侯國,故屬琅邪。《三齊記》曰:鄭元教授不期山,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堅刃異常,土人名曰「康成書帶。」
齊國六城,戶六萬四千四百一十五,口四十九萬一 千七百六十五。秦置。雒陽東千八百里。
臨菑本齊刺史治。《爾雅》十藪:齊有海隅。郭璞曰:「海濱廣斥。」 《左傳》,「齊戍葵丘。」 杜預曰:「在縣西。」 《皇覽》曰:「呂尚冢在縣城南,去縣十餘里,在齊桓公冢南,菑水南桓公冢西北有晏嬰冢。」 《孟子注》曰:「南小山曰牛山。」 《博物記》曰:「縣西有袁婁。」
西安有棘里亭。有蘧丘里,古渠丘。杜預曰:「在縣東,陳桓子封子山。」
昌國
臨胊有三亭,古郱邑。《左傳》莊元年,齊所徙。杜預曰:「在縣東南。」 應劭曰:「伯氏邑也。」 《地道記》曰:「有石高山。」
廣
般陽故屬濟南
右《青州刺史》部,郡、國六,縣六十五。
南陽郡三十七城,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