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吳得郡十八。
按《通典》,「魏氏據中原,有州十二,司隸荊、河、兗、青、徐、涼、 秦、冀、幽、并、揚、雍。」
分涼州置秦州,理上邽《今天水郡》;揚治壽春今郡,徐治《彭城》今郡,荊治襄陽今郡,兗治武威,今郡,並因前代。
有郡國六十八。「東自廣陵。」
文帝黃初六年,親征,幸廣陵故城。及旋師,留張遼屯江都。齊王嘉平後屬吳,即今郡。
《壽春》:
母丘儉、諸葛誕皆鎮之。
《合肥》。
明帝青龍元年,滿寵於合肥西北二十里築新城,吳軍頻攻不拔。即今廬江郡。故魏明帝云:「先帝東置合肥,南守襄陽,西固祈山,賊來輒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爭。」 是也。
《沔口》。
建安十五年,文聘為江夏太守,鎮焉。其後吳軍頻攻不拔。青龍後屬吳,即今漢陽郡。黃初中,滿寵令將守之,今齊安郡。
襄陽。
建安二十四年,徐晃守之。蜀將關羽攻不下。
重兵以備吳。
江淮之間除鎮兵處更無人居。《青龍中》,孫權遣數千家佃於江北,為滿寵破之。
西自隴西。
今郡是
南安。
今隴西郡隴西縣。齊王嘉平五年,蜀將姜維來伐,攻隴西、南安,皆不剋。
祈山:
明帝太和二年,蜀將諸葛亮攻《祈山城》,不拔。今同谷郡長道縣東十里。
漢陽。
明帝青龍二年,蜀將諸葛亮來伐,遣兵備於此。即今天水郡。
陳倉。
建安二十四年,因蜀將破夏侯妙才於漢中,遂令張郃守陳倉。太和二年,諸葛亮以數萬人攻陳倉,將軍郝昭以千人守,二十餘日,不拔。在今縣東二十里故城是。攻郿又不剋,在今縣東北十五里故郿城是。並今《扶風郡》縣。
重兵以備蜀。
蜀主全制巴、蜀,置益。
治成都今郡
梁。
治漢中今郡
二州有郡二十二。以漢中。
建安末,破魏將夏侯妙才,後遂有漢川,以魏延鎮守。後蔣琬、姜維相繼鎮於此,即今郡地。
興勢。
後主延熙七年,將軍王平守之。魏大將軍曹爽攻不剋。今洋川郡興道縣也。
白帝。
先主章武元年屯之,遂為重鎮。後主建興十五年,吳將全琮來攻,不剋。即今雲安郡。
並為重鎮。
吳主北據江,南盡海置交。
治龍編今安南府
《廣》。
孫權置。治番禺,今《南海郡》。
荊:
治南郡今江陵郡
郢。
治江夏即今郡
揚。
治建業,今丹陽郡江寧縣。
五州有郡四十有三,以《建平》。
自孫權黃武初破蜀,先主後得之。孫皓天紀四年,晉軍沿流來伐,守將吾彥請增兵,皓不從。今巴東郡。
西陵:
建安二十四年,因蜀將關羽北討魏將于禁等於襄陽,陸遜為宜都守,鎮此。黃武初,蜀先主來伐,遜大破之,後步闡、陸抗並鎮焉,即今夷陵郡。
樂郡。
吳孫皓建衡三年,陸抗所築樂鄉城,後朱然修之,戍焉。晉王濬攻樂鄉,獲水軍督陸景,平西將軍施洪,以城降。在今江陵郡松滋縣東。
南郡。
自建安末剋關羽後,蜀將糜芳來降,遂得之。孫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