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55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安成郡 吳置。統縣七,戶三千。

平都

宜春

新喻

永新

安復

萍鄉

廣興

惠帝分桂陽、武昌、安成三郡立江州,以新城、魏興、上 庸三郡屬梁州,又分義陽立隨郡,分南陽立新野郡, 分江夏立竟陵郡。懷帝又分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 陵、桂陽及廣州之始安、始興、臨賀九郡置湘州。時蜀 亂,又割南郡之華容、州陵、監利三縣別立豐都,合四 縣置成都郡,為成都王穎國,居華容縣。愍帝建興中, 併還南郡,亦併豐都於監利。元帝渡江,又僑立新興、 南河東二郡。穆帝時,又分零陵立營陽郡,以義陽流 人在南郡者立為義陽郡,又以廣州之臨賀、始興、始 安三郡及江州之桂陽,益州之巴東合五郡來屬,以 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陵、營陽六郡屬湘州。桓溫又 分南郡立武寧郡。安帝又僑立南義陽、東義陽、長寧 三郡。義熙十三年,省湘州,置長沙、衡陽、湘東、零陵、邵 陵、營陽,還入荊州。

揚州,按《禹貢》淮海之地,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 東南曰揚州。《春秋元命包》云:「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 國。以為江南之氣躁勁,厥性輕揚。」亦曰「州界多水,水 波揚也。」於古則荒服之國。戰國時,其地為楚分。秦始 皇并天下,以置鄣、會稽、九江三郡。項羽封英布為九 江王,盡有其地。漢改九江曰淮南,即封布為淮南王。 六年,分淮南置豫章郡。十一年,布誅,立皇子長為淮 南王,封劉濞為吳王,二國盡得揚州之地。文帝十六 年,分淮南立廬江、衡山二郡。景帝四年,封皇子非為 江都王,并得鄣、會稽郡而不得豫章。武帝改江都曰 廣陵,封皇子胥為王而以屬徐州。元封二年,改鄣曰 丹楊,改淮南復為九江。後漢順帝分會稽立吳郡,揚 州統會稽、丹楊、吳、豫章、九江、廬江六郡,省六安并廬 江郡。獻帝興平中,孫策分豫章立廬陵郡。孫權又分 豫章為鄱陽郡,分丹楊立新都郡。孫亮又分豫章立 臨川郡,分會稽立臨海郡。孫休又分會稽立建安郡。 孫皓分會稽立東陽郡,分吳立吳興郡,分豫章、廬陵、 長沙立安成郡,分廬江立廬陵南部都尉。揚州統丹 楊、吳、會稽、吳興、新都、東陽、臨海、建安、豫章、鄱陽、臨川、 安成、廬陵、南部十四郡。江西、廬江、九江之地,自合肥 之北至壽春,悉屬魏。及晉平吳,以安成屬荊州,分丹 楊之宣城、宛陵、陵陽、安吳、涇、廣德、寧國、懷安、石城、臨 城、春穀十一縣,立宣城郡,理宛陵;改新都曰新安郡; 改廬陵南部為南康郡,分建安立晉安郡,又分丹楊 立毗陵郡,揚州合統郡十八,縣一百七十三,戶三十 一萬一千四百。

丹楊郡 漢置。統縣十一,戶五萬一千五百。

建鄴 本秣陵,孫氏改為建業。武帝平吳,以為秣陵。太康二年,分秣陵北為建鄴,改「業」 為「鄴。」

江寧 太康二年,分建鄴置。

《丹楊 》,丹楊,山多赤柳,在西也。

于湖

蕪湖

永世

《溧陽 》,溧水所出。

江乘

句容 有茅山

湖熟

秣陵

宣城郡 太康二年置。統縣十一,戶二萬三千五百。

宛陵 侯相。彭澤聚在西南。

宣城

陵陽 ,淮水出,東北入江。仙人陵陽子明所居,安吳。

臨城

石城

「春穀 」 ,《孝武》改「春」 為「陽。」

廣德

寧國

懷安

淮南郡 秦置九江郡,漢以為淮南國。漢武帝置為 九江郡,武帝改為淮南郡。統縣十六,戶三萬三千四 百。

壽香

成德

下蔡

義城

西曲陽